边东道
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(石渠、德格、白玉、得荣四县除外),大金川、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。1914年裁撤。
1913年3月以清末康安道区域置,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属四川省。辖巴安、康定、安良、泸定、雅江、道孚、理化、怀柔、稻城、贡噶、义敦(老义敦)、盐井、甘孜、炉霍、丹巴、定乡等县。辖区约当今四川省金沙江以东,大金川、大渡河(含泸定县)以西,得荣、乡城、稻城、九龙等县以北地区。1914年废。
1913年由康安道改置,属四川省。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金沙江以东(石渠、德格、白玉、得荣四县除外),大金川、大渡河以西地区及西藏芒康县南盐井镇地。1914年裁撤。
1913年3月以清末康安道区域置,治巴安县(今四川巴塘县)。属四川省。辖巴安、康定、安良、泸定、雅江、道孚、理化、怀柔、稻城、贡噶、义敦(老义敦)、盐井、甘孜、炉霍、丹巴、定乡等县。辖区约当今四川省金沙江以东,大金川、大渡河(含泸定县)以西,得荣、乡城、稻城、九龙等县以北地区。1914年废。
①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后亭。东、西、南三面皆阻海,南日岛对峙其南,形势险要,昔番舶多由此出入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巡司于此。清初废。②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青山。明嘉靖 《惠安县志》卷2:
即今福建沙县北高桥镇。《清一统志 ·延平府》 “华岩墟” 条下: “高桥墟,在县东北四十里。”
即今四川高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高州:“旧治怀远砦,正德十三年迁治中坝。”(1)集镇名。在陕西省城固县西北部。属小河镇。人口200。清宣统二年(1910年)建于砖溪河中游平坝,故名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
在今陕西大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4同州大荔县: 铁镰山,“ 《志》 云: 在州北二十五里沮水岸,土具黄、白、赤三色,其形如镰,因名”。
①三国魏黄初元年 (220) 改平陵县置,属扶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十八里。十六国前秦苻坚移治茂陵城 (今兴平市东北十九里),为始平郡治。北魏永安元年 (528) 迁至今兴平市东北十五里固显村,
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滦县西北。属辽西郡。东汉省。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多览葛》:多览葛“亦曰多滥,在薛延陀东,滨同罗水,胜兵万人”。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于此置燕然都督府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琼州置,治所在琼山县 (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旧州镇)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琼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琼州置,治琼山县(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、
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吉水县: 南溪水 “出县西北五十里朝元山,东流二十里为罗陂,经柘溪,又五里出柘口江,入赣水”。
一名光明岩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上,为观宝光 (佛光) 处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 “俯视岩腹有大圆光,偃卧平云之上,外晕三重,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。光之正中,虚明凝谌,观者各自见其形……食顷,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