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珠山
①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有二:一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忠建宣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北一里”。一在县东南。同书忠峒安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南二里。上有砦”。
②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0施州:连珠山“在州东二里。五峰相连如贯珠。施之望山也”。
③在今湖南永兴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连珠山“以圆峰层叠而名”。
④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连珠山在“州(治今惠水县)南八里。五山圆秀,连络如珠。其相近者曰笠山,俗名斗篷山”。
①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有二:一在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忠建宣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北一里”。一在县东南。同书忠峒安抚司:连珠山在“司南二里。上有砦”。
②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0施州:连珠山“在州东二里。五峰相连如贯珠。施之望山也”。
③在今湖南永兴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连珠山“以圆峰层叠而名”。
④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连珠山在“州(治今惠水县)南八里。五山圆秀,连络如珠。其相近者曰笠山,俗名斗篷山”。
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叶茂台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开原县:叶茂台“在县西南二百里”。
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六十里老李馆村。东、北与山东曹县为邻。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之一。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初期,以李馆村为中心,南过大堤通任庄、李庄、尹庄、前后相府营五个自然村,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,北联山
即竿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松江府青浦县:竿山“亦曰竹竿山,俗名北竿山, 又山在干山之北,故名北干山”。
在今陕西临潼县西南二十里洪庆村。传说为秦始皇坑儒之处。一说在县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7雍州昭应县:“坑儒谷在县东南五里。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冬月种瓜,招天下儒者议之,各说不同,因发机陷之。唐玄宗改为旌
在今越南永富省东部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永乐四年(1406)征安南,“辅自新福移军三带州,造船图进取”。
即今贵州遵义县北龙岩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牂柯郡鄨县:“不狼山,鄨水所出,东入沅。”《水经·延江水注》:“(鄨)县有鄨水,出鄨邑西不狼山,东与温水合。”《水经注疏》引洪亮吉曰:“鄨水为今湘江,出遵义县北
即今浙江台州市南路桥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路桥镇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宋初为新安镇,后改今名。今亦为戍守处”。
唐贞观十二年 (638) 置,属瀼州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。贞元后废。
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光化县: 党子口 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《舆地记》: 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,易小舟,又三十里至党子口”。
明初置,即今广西防城港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钦州:防城营在“州南二百里”。后废。万历三十四年(1606)复置,为州西门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