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十九年(前228)置,治所在邯郸县(今河北邯郸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泜河以南,滏阳河上游和河南内黄、浚县,山东冠县西部地区。汉高帝四年(前203)改为赵国。景帝时又曾改为邯郸郡。秦始皇十九年(前2
一名延寿城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休水又“东届灵星坞”。《寰宇记》卷5缑氏县:“灵星坞,一名延寿城。卢氏《嵩山记》云:‘此坞有道士浮邱公接太子晋登仙之所也。’”
在今福建安溪县东。《明通鉴》:正统十三年(1448)十二月,邓茂七攻泉州,知府熊尚初“提民兵数百,与晋江主簿史孟常、阴阳术杨仕弘分统之,拒于古陵坡,兵败,三人皆败死”。即此。在福建省安溪县东。《明通鉴
即雁门渠。在今山西代县东南。三国魏雁门太守牵招主持开凿,故名。即“雁门渠”。
清末、民国间由上歇武族分出,驻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。
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北四十九里诸由观镇。清同治 《黄县志》 有诸由铺。1984年设镇。
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 筑,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。四十年 (1775) 筑靖远城。四十一年 (1776) 置奇台县。
在今台湾省台中市。清乾隆年间余文仪《续修台湾府志》已有“大敦”之名。光绪十三年(1887)于此置台湾县,后改置台中市。集镇名。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部。属黎安镇。人口达 2300。相传古时福建福州人
一作宛秀城。在今青海贵南县东北黄河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积石军: “威胜军,在积石军西八十里宛肃城。”即“宛秀城”。
在今湖南衡阳、衡山二县交界处。为衡山主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 郭璞注,谓衡山 “南岳也,俗谓之岣嵝山”。故衡山亦兼岣嵝山之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4衡州: 岣嵝峰 “在衡阳北。《湘水记》:衡山南有一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