邺镇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邺县为镇,属临漳县。即今河北临漳县南四十里邺镇。秦以来为邺县治。
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部。属香菜营乡。人口 1200。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,西门豹曾为邺令。三国魏、后赵、前燕相继都于此。北周毁于战火,宋废为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。有塑料、榨油等厂。京珠高速公路经此,公路西接107国道。古迹有邺城遗址。
北宋熙宁五年(1072)改邺县为镇,属临漳县。即今河北临漳县南四十里邺镇。秦以来为邺县治。
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临漳县城西南部。属香菜营乡。人口 1200。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,西门豹曾为邺令。三国魏、后赵、前燕相继都于此。北周毁于战火,宋废为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。有塑料、榨油等厂。京珠高速公路经此,公路西接107国道。古迹有邺城遗址。
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平度州“大泽山”条下:两髻山“山椒并列,如绾双髻。现河出焉”。
一名大隧山。在今河南长葛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大隧山“高二十余仞,长七八里。其中断处为大隧涧。两崖壁立,中有坦途,可容方轨。相传即郑庄公见母处”。即“大隧山”。
即溧阳州。在今江苏溧阳市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一》: 溧阳县 “元至元十四年升溧州,属建康路。十五年升溧阳府,十六年改路,二十八年降县,元贞元年仍升州”。
北宋置,属芝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北福龙乡附近。后废。
西汉置,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苑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,东北流历此成川,世谓之子城川。又北径牧师苑,故汉牧苑之地也。羌豪迷吾等万余人,到襄武、首阳、平襄、勇士,至此抄苑马,焚烧驿亭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南三峡镇。据林兴仁主修《台北县志》说:“附近为大嵙崁溪、横溪、三角涌溪,三川汇口之处,地呈三角形,故名。”
唐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分河东道东都附近地区置,故名。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获嘉、原阳、中牟、叶县以西,崤山、熊耳山以东,伏牛山以北和山西中条山以南地区。乾元元年 (758)
①唐武德三年(620)置,治所在太谷县(今山西太谷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太谷、祁县地。六年(623)废。②唐垂拱元年(685)改华州置,治所在郑县(今陕西华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、华阴、潼关三县市及渭
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北岸的北加浪岸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八节那间“其邑临海,岭方木瘦,田地瘠,宜种粟、麦”。或谓即“八节涧”之同名异译。
五代梁开平二年 (908) 改唐兴县置,属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江源镇。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为唐兴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