郴义县
五代唐改义昌县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。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为桂阳县。
五代楚改义昌县置,治今湖南省汝城县南十五里石塘村。属郴州,后属敦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改名桂阳县。
五代唐改义昌县置,属郴州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。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为桂阳县。
五代楚改义昌县置,治今湖南省汝城县南十五里石塘村。属郴州,后属敦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(976年)改名桂阳县。
即今福建连江县南琯头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连江县西南有琯头。集镇名。在浙江省乐清市西南部、瓯江北岸。属北白象镇。人口2020。元设巡检司。明置镇。明为温台驿道最南驿,名横春驿。设馆舍,名馆头;后
在今湖北京山县南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溾水 “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,东流径新阳县南,……又东南,流注宵城县南大湖,又南入于沔水”。
在今山西古交市西南二十里马兰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“下马城”条:“马兰城在县北九十里孔河上,本名马兰村,孔水南流经此,东注于汾。汉、魏、北齐皆尝牧马于此。”在今山西省古交市南。汉魏、北齐时皆放牧
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二十五里。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:六年(前151年),封“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”。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平曲县故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。”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。西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,即此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“雷打崖”条下:“司(治今美坪峒)南为杨公坡,亦险峻,登陟甚艰。”
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。清咸丰八年(1858)建成。建筑物分西南、东北两组,中隔庭园。主要建筑名可楼,底层大厅名可轩。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,红砖阶,缀以花台、花径、假山、水池,由环碧廊贯串,构成整体。轮廓
在今四川巫溪县东。清道光《夔州府志》卷22:嘉庆四年(1799),“副都统德楞泰生擒线号首逆龚文玉于大宁县之瓦屋沟”。
在今北京市西八大处。西山东麓支脉。赵万里校辑《元一统志》卷1载“尸陀林卢禅师寺碑”云:“禅师姓卢,隋末唐初行沙门也。……冥搜西山,得此形胜,乃剪荆棘,开道场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3谓“卢师山以神僧
即今山东阳信县西二十五里流波坞。《清一统志·武定府》: 流波务,“ 《旧志》: 县界共有十八务,而流波为最大”。
即左贡宗。在今西藏左贡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喀木诸城:匝坐里冈城“在巴塘城西北三百三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