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山
即崿山。在今山西乡宁县东。
即崿山。在今山西乡宁县东。
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杜家台。《明史·熊廷弼传》:天启间,廷弼上言“抚臣以十一月二日赴镇武,臣即以次日赴杜家屯,比至中途,而军马又遣还矣”。
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东。姜太公,名尚,字子牙,号太公望。因祖先封地在吕,尚从其封,故曰吕尚。辅佐武王灭商有功,封于齐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 《集解》: “ 《礼记》 曰:‘太公封于营丘,比及五世
原为堆噶尔本所辖牧区部落。在今西藏革吉县境。1960年以革吉、亚热、邦巴、雄巴等牧区部落设革吉县,驻那坡。
在今甘肃秦安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秦安县:八龙山,“山阜有八,回合如龙,其势如羁如御,亦谓之把龙山”。
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(497) 置,属阳平郡。治所即今河北省临西县 (童村)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贝州。大业初属清河郡。唐属贝州。宋属大名府,熙宁五年 (1072) 废为镇。旋复置
即今广西东部之桂江 (漓江)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湘、漓之间,陆地广百余步,谓之始安峤。峤即越城峤也。峤水自峤之阳南流注漓,名曰始安水。”
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南安府南康县: 河田水在 “县西百四十里,地名黄雀垇。源出至坪里船场,分二派: 一自茆平桑坝注长龙; 一自新溪径长龙合为至坪江。又东为瑞阳江,合于章水”。
一作丹阳郡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置,为北扬州治。治所在秣陵县(今河南沈丘县)。南朝梁太清元年(547)为殷州治。东魏武定六年(548)复为北扬州治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县及淮阳县东部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 吴书·三嗣主传》: 五凤二年 (255) 七月,“阳羡离里山大石自立”。即此。天玺元年 (276) 改名国山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苏省宜兴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亮传》:五
在西藏自治区南部、雅鲁藏布江南,与不丹相邻。属山南地区。面积9000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辖2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浪卡子镇。浪卡子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,意为“白鼻尖”。在此实指白色的鼻形山梁。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