鄛水镇
金置,属密县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
金置,属密县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。
即今新疆民丰县东北安迪尔河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7:安得月“源出南山,多源汇为三源,三源既合,北流为安得月河, 又北流伏于沙碛”。
五代晋天福二年(937)改兴唐府置,治元城、广晋二县(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)。后汉乾祐初改名大名府。五代晋天福二年(937年)改兴唐府置,治元城、广晋二县(今河北大名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、魏
元初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至正二年 (1342) 改为施南道宣慰司。元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。属四川行省。至正二年(1342年)改为施南道宣慰司。
1916年修筑, 自龙溪(今福建漳州市)向北至浦南。全长30公里,为轻便铁路。后被拆除。
在今山西榆次市东大街。建于元至正二十二年 (1362)。后屡有增建或重修。现存山门、城隍殿、玄鉴楼、后殿等。城隍殿面阔五间,歇山式屋顶。玄鉴楼为二层三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,气势雄伟。城隍殿两侧砖雕 “二
在今江西宁冈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6吉安府: 拐湖山 “在永宁县 (治今新城镇) 东南六十里。上有泉自山腰涌出,直泻山麓荡为深湖”。
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)置,为隆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8蓬州引《元和志》:仪隆县“以山名”。西魏改为隆城县。北周保定四年(564)复为仪隆县。隋属巴西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
在今陕西武功县西,接扶风县界。《元和志》卷2武功县:三畤原“在县西南二十里。高五十丈,西入扶风县界”。隋文帝葬于此,谓之泰陵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扶风县:“《志》云:秦文公作鄜畤,宣公作密畤,灵公作吴阳
在今江西进贤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进贤县:三阳水在“县北六十里。上源在县西,曰南阳、洞阳、武阳,合流经此,故曰三阳。又东北入鄱阳湖。李琯曰:进贤县之水惟以鄱阳为统会,而水之经则曰三阳”。
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巴彦加尔嘎郎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