铅山千户所
明洪武二年 (1369) 建,直隶江西都司。故址在今江西铅山县城西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建,直隶江西都司。故址在今江西铅山县城西。
又作大真国、东夏国。金贞祐二年(1215)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,都咸平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国号大真。次年,降于蒙古,同年复叛。改国名东夏。旋移都南京(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古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大
①又名研石山、砚石山、石鼓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三十里。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此山广筑宫室。南宋范成大《吴郡志》卷15:灵岩山“上有吴馆娃宫、琴台、响屧廊。山上有西施洞、砚池、玩月池”。山西南麓有南宋抗
在今山东桓台县西二十三里小庞村东北隅。为龙山文化遗址。遗址高出地面2米,面积约3万平方米。分为居住区、制陶区和墓葬区。文化层厚2—3米。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铲、黑陶罐,商周的陶器,秦汉的铜剑、铜铃
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: 河由江在 “司北十里。洞出铜仁府乌罗司。又石马江,在司西百三十五里。下流俱入水德江”。
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湟水之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德固砦: “南至渴驴岭一十里。”
在今广西合浦县东闸口镇。清同治 《广东图说》 卷61合浦县: 城东南有闸口墟。
西汉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益阳市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应劭曰,“在益水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属衡阳郡,移治今益阳市。唐属潭州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益阳州。明洪武初改为益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大同县(今山西大同市)。建文四年(1402)废,永乐元年(1403)复置,七年(1409)徒治定边卫城(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五里右玉城镇)。清顺治七年
北宋熙宁七年 (1074) 置,属岷州。在今甘肃岷县东北。
亦作固、 吗。 清置, 即今新疆皮山县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3和阗: 玛台 “九十里至绰洛克腰台”。光绪二十八年 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