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铜场七峰

铜场七峰

在今福建建瓯市东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: 铜场七峰 “有七峰连属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裴城镇

    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北四十四里裴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7郾城县: “ 《志》 云,县西五十里有裴城,裴度伐蔡时所筑。”在河南省郾城县西北部。面积79.7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裴城,人口460

  • 硖石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44晋城县: “硖石山在县东南三十里,上有青莲寺,西有掷笔台,即远大师置涅槃经疏藏之所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 “浮山条”: 硖石山 “以两山拱峙壁立若门”。

  • 两京

    ①指东汉首都雒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和西汉旧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。②唐显庆二年(657)以后,称京城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和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为两京。③北宋以东京开封府(今河南开封市)和西京

  • 北汶

   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大汶河支流泮河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汶水又南,右合北汶水。水出分水溪,源与中川分水,东南流径泰山,东合天门下溪水。”古代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,今改道南流入汶。见“五汶”。

  • 回岐山

    在今广东清远县西南,与三水市接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清远县: 回岐山“在县西南八十里。古名观岐,高耸数十仞,逶迤环抱,有回顾县治之状。下有岐水。回岐驿设于此”。

  • 松江唐经幢

    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中山小学内。建于唐大中十三年 (859)。幢高9.30米。现存二十一级,各级均有雕刻,内容为莲瓣、狮首、蹲狮、力士、海浪、郡主礼佛图,幢身刻陀罗尼经,并有题记、捐款人姓名及建幢年代。1

  • 常道城

    又名苌道城。即今河北廊坊市旧州乡西北五里北常道村。《三国志· 魏书 · 三少帝纪》: 甘露三年 (258),陈留王奂 “封安次县常道乡公”。即此。即“常道乡”。

  • 清水堡

   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百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沅陵县: 清水堡 “永乐初建,有营垒房屋,设官兵戍守”。②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二》: 清水堡 “明成化中置,城在山坡,周三

  • 畏兀儿国

    即西州回鹘。12世纪时自号畏兀儿。都城在和州 (一名火州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)。《新元史·地理志): 畏兀儿地 “本高昌地,唐置交河郡。又为回鹘所据,后自号畏兀儿。太祖六年 (1211

  • 刘各庄

    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三十六里留各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河间县图:东北有刘各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