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丰县

长丰县

①唐开元十年(722)改利丰县置,属莫州。治所即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五十里长丰镇。《寰宇记》卷66长丰县:“以县北有长丰渠,遂改名曰长丰。”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废入任丘县。

②一作常丰县。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,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县东一百里上杉市。开宝中废入长沙县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作“长丰县”。


(1)古县名。唐开元十年(722年)改丰利县置“以县北有长丰渠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治今河北省任丘市东北长丰镇。属鄚州(开元十三年改为莫州)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降为镇。(2)今县名。在安徽省中部、合肥市与淮南市之间。属合肥市。面积 2400 平方千米。人口97.8万。辖10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水湖镇。1964年析寿县水湖、杨公、杨庙、下塘和定远县朱巷、肥东县双埠、肥西县岗集等地置,属合肥市。以县境有古寿州长丰乡为名。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,县境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侵蚀平原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为主。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。特产瓦埠湖银鱼。工业有机械、棉纺、水泥、化肥、酿酒等厂。淮南铁路纵贯县境南北与水蚌铁路于县城交会。合淮公路、水寿公路经县西部,水双、水白公路经县东部通往合肥市、肥东县,水庄公路于孙岗与合淮公路相通。古迹有武王墩袁术孤堆及古文化遗址、古墓葬400余处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姚家畈

   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五十八里姚畈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四月,太平军自大新店进军 “罗山之姚家畈、宣化镇”。

  • 阜康县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置,属迪化州。治所即今新疆阜康市。光绪十二年 (1886) 属迪化府。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。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92年改设阜康市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四十

  • 常丰 (豐) 闸

   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九年 (1182),“命守臣赵善悉发一万工,修治海盐县常丰闸及八十 一堰坝,务令高牢,以固护水势,遇旱可以潴积”。明末清初淤废。

  • 巨桥乡

    即今河南浚县西五十里巨桥乡。《清一统志·卫辉府二》:巨桥乡“在浚县西五十里。 《明统志》:即武王发巨桥之粟处”。

  • 昌都县

    1913年改昌都府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。后属西康省。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。在西藏自治区东部、横断山区,北接青海省。属昌都地区。面积1.1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9万。辖3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

  • 塔甸

   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白府: “光绪三十三年,分临江县及吉林长白山北麓地,设治塔甸,置府。……府治居十八道、十九道沟间。唐灭高丽,用兵于此。”即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长

  • 好景山

   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十五里。纡回起伏,凡景奇胜。《元和志》卷29龙溪县:“县东十五里至山,险绝无路。”《清一统志》谓即好景山。②一名石虎山。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漳浦县:好景山在“

  • 妙应寺

    俗称白塔寺。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。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(1279),名大圣寿万安寺。明天顺元年(1457)重修,改名妙应寺。妙应寺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(1271),是我国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

  • ①西周封国,嬴姓。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。《左传》: 桓公八年 (前704) 夏,“楚子合诸侯于沈鹿, 黄、 随不会, 使章让黄”。又,僖公十二年 (前648),“黄人恃诸

  • 宿迁县

    唐宝应元年 (762) 为避代宗李豫讳,改宿预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。同年改属徐州。北宋属淮阳军,徙治今宿迁市西南古城。金属邳州,元光二年 (1223) 废。元至元十二年 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