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河
①又名龙池河、五里河。在今天津市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蓟州。阳河在“州西五里。亦名五里河,以去城五里而名。源出城西鹅毛台,台亦名纸坊山,下流入于沽水。水性暖,遇寒不冰,故曰阳河”。
②又名洋河、东阳河。即今河北抚宁县西洋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永平府:阳河“源出口外列坨山,流经县东南入于海”。
③即今河南淇县南斫胫河。《元和志》卷16卫县:“阳河水, 出县西北平地, 即纣斫朝涉之胫处。”
①又名龙池河、五里河。在今天津市蓟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蓟州。阳河在“州西五里。亦名五里河,以去城五里而名。源出城西鹅毛台,台亦名纸坊山,下流入于沽水。水性暖,遇寒不冰,故曰阳河”。
②又名洋河、东阳河。即今河北抚宁县西洋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永平府:阳河“源出口外列坨山,流经县东南入于海”。
③即今河南淇县南斫胫河。《元和志》卷16卫县:“阳河水, 出县西北平地, 即纣斫朝涉之胫处。”
在今甘肃敦煌市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52沙州敦煌县:“羊膊山多岩石,少树木,甚似鲁国南邹山。山北三十里,远眺顾瞻百里,但见山岭巉岩,无尺木把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4:“山北存一岩,似羊膊, 因名。”
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南十里。为上饶集中营旧址之一。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杀害了许多抗日战士和爱国志士,英雄的鲜血洒遍茅家岭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里建有纪念碑和陈列馆。村名。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南郊。属茅家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扎巴乡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扎什巴堡“在西宁县东南一百六十里。城周一百四十丈。本朝乾隆四年筑,设千总驻防”。
即今广东梅县东北白渡镇东南之悦来村。清光绪 《嘉应州志》 卷1: 悦来墟在 “城东四十里。道光丙申年建,有铺五十余间”。
即今四川眉山县南十六里张坎镇。民国《眉山县志》卷2:金花乡有张家坎场。
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淮安府二》: 通济闸 “即浊水入淮处。明永乐中陈瑄筑,名新庄闸。嘉靖中废,改置通济闸于三里沟。隆庆六年,河臣潘季驯迁于甘罗城南,后因之”。
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 建文四年 (1402) “燕兵渡江,盛庸战于高资港,败绩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,北通长江。《明史·恭闵帝纪》:建文四年(1402年),“
在今福建仙游县东北何岩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仙游县:何岩水“源有三, 皆出山谷中。其下流一出濑溪下木兰陂,一出鲤湖下莒溪,一出龙津下延寿溪,并注于海”。
即今台湾省南投、高雄、屏东县境之高屏溪,南流入台湾海峡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下淡水溪“在凤山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旧志》:自淡水社西流入海。旁多水田,利畜牧。亦名下湛溪”。在台湾省本岛南部。亦称高屏溪。因
在今陕西佳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葭州:真乡川 “在州东城下。由沙漠界来,下流入葭芦河。城下有渡,曰桃花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