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水
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 “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,西北流,南回,径永阳县西,历横尾山,即 《禹贡》 之陪尾山也。隋水又西南,入于涢。”
即今湖北广水市东之应山河。《水经·涢水注》: “隋水出隋郡永阳县东石龙山,西北流,南回,径永阳县西,历横尾山,即 《禹贡》 之陪尾山也。隋水又西南,入于涢。”
一名校书堂。东汉杨震隐居时讲堂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西。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杨震在湖县隐居教授,“后有冠雀衔三鳣鱼,飞集讲堂前”。时以为三公之象,堂因以名。即“校书堂”。
在今福建晋江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晋江县: 浸羡场 “在县 (旧治即今泉州市) 东南六十里。产盐。元置管勾司,后改司令司。明洪武初,改为场。二十五年,又改设盐课司”。
即令支国。在今河北迁安县西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 齐桓公曰,“寡人南伐至召陵,望熊山; 北伐山戎、离枝、孤竹”。离支即令支之讹。
金改梅回寨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零五里迷回村。
①隋开皇七年 (587) 改伏强县置,属巴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木门镇。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于县置静州。六年(623) 移州治地平县。贞观元年 (627) 县治南移二十里。在今
一名莎岭。在今新疆巩留县西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2: 索果尔岭 “索果尔水出焉。其阴产铁”。
即鼋头山。今江苏吴县市太湖中,洞庭西山东支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 “鼋头山,一名鼋山,在洞庭西山之东麓,有石闯出如鼋首,相传以名。”即“鼋头山”。
即郳。西周封国。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。《春秋》:僖公七年(前653),“小邾子来朝”。杜注:“郳犁子始得王命而来朝也。邾之别封,故曰小邾。”即“郳”。
即骑田岭。又名上岭山、客岭山、黄箱山。在今湖南郴县南六十里,接宜章县界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 黄水 “出 (郴) 县西黄岑山,山则骑田之峤,五岭之第二岭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郴州: 黄岑山 “岭高千
即今高黎贡山。在今云南西部。唐代至清称高黎共山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2: “高黎共山在永昌西,下临怒江。左右平川,谓之穹赕,汤浪加萌所居也。草木不枯,有瘴气。自永昌之越赕,途经此山,一驿在山之半,一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