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公口
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》: 五代唐清泰三年 (936),云州兵作乱围子城,节度使沙彦珣 “突围出城,就西山据雷公口”。
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三年(936年),云州步军指挥使桑迁谋叛应河东,节度使沙彦珣突围“走出西山,据雷公口”,收兵入城击乱兵,迁败走,即此。
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二十里雷公山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末帝纪》: 五代唐清泰三年 (936),云州兵作乱围子城,节度使沙彦珣 “突围出城,就西山据雷公口”。
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雷公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唐清泰三年(936年),云州步军指挥使桑迁谋叛应河东,节度使沙彦珣突围“走出西山,据雷公口”,收兵入城击乱兵,迁败走,即此。
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北汀江,为韩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大埔县: 神泉河 “在县治北。一名大河,即汀江府之鄞江也。经上杭硿头,奔激出丛石中,西流横带县治,会永安、小靖二溪。又西北流三十里,经大河山西
即今辽宁北票市东北牤牛河。大凌河支流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临渝县: “有侯水,北入渝。”
一译孙支。故地可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岸的新支尔一带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1944年改阿合奇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阿合奇县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西部。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。面积1.2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,其中柯尔克孜族占88.2%、维吾尔族占4.9%。辖1
元置。即今湖北嘉鱼县北簰洲镇。明废。元置,即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牌洲。明时改阁牌驿。
北宋置,属全椒县。即今安徽全椒县驻地襄河镇。
一名乌列盖。1921年3月由列山道乌希岭以东乌梁海蒙族地析置,治所在乌列盖(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[科布多]西乌列盖)。水草丰茂,为乌梁蒙古族游牧处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古蔺县。《明史·樊一蘅传》:清顺治二年(1645),张献忠义军攻叙州,“一蘅退屯古蔺州”。即此。清雍正七年(1729)于此置古蔺州巡司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移永宁县于此,寻改为古蔺县。
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一里许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 “郡人易贵校 《易》 于此。”
在今湖南慈利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二》:龙岩寨“明初周德兴征土蛮时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