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界寺
在今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龙王堂西北。是八大处中第六处。创建于唐代。元名平坡寺。明洪熙元年 (1425) 重建,改名大圆通寺。清康熙中,僧海岫薰重修于此,十七年 (1678) 改名圣感寺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 改名香界寺。是八大处的主寺。寺内有乾隆行宫和花园,寺后有藏经楼。
在今北京市西山支脉平坡山龙王堂西北。是八大处中第六处。创建于唐代。元名平坡寺。明洪熙元年 (1425) 重建,改名大圆通寺。清康熙中,僧海岫薰重修于此,十七年 (1678) 改名圣感寺。乾隆十三年 (1748) 改名香界寺。是八大处的主寺。寺内有乾隆行宫和花园,寺后有藏经楼。
在今广西灵山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0廉州:五黄山,“《九域志》云:古樵夫迷路,见五人黄冠朱颜,相与谈笑,指示迷者得归”,因名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五黄山“在合浦县西北一百七十里。……俗呼五皇岭。《
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西河郡增山县: “有道西出眩雷塞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1榆林镇: 眩雷塞 “在废增山县西北。汉初为匈奴中地,元封初,西置酒泉,通月氏、大夏,结乌孙,分匈奴西方
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南郢州置, 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)废入唐州。②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秭归县(即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巴东郡。乾元元年(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善阐路置,为云南行省省会。治所在昆明县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滇池周围地区及今云南禄丰、易门、宜良、嵩明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善阐路
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南三十五里姑塘。东濒鄱阳湖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大姑塘巡司“本朝雍正二年置,并设千总驻防”。又分设九江钞关,凡由江西至湖广之商贾,均于此纳税。
即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。西汉为沃沮县治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沃沮传》:汉武帝元封二年(前109)灭卫氏朝鲜,“分其地为四郡,以沃沮城为玄菟郡”。
西魏置,属丹水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。北周废。
又作杉木笼。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杉木笼。地势险要,为兵家必争之地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南甸宣抚司:沙木笼山“在司南一百里,上有关,立木为栅,周围一里”。《明史·麓川土司传》:正统七年(1442),王骥征麓
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十四里七贤乡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东南有七贤店铺。
①在今湖北枝城市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夷道县“县北有女观山,厥处高显, 回眺极目。古老传言,昔有思妇,夫官于蜀,屡衍秋期,登此山绝望,忧感而死, 山木枯悴,鞠为童枯。乡人哀之,因名此山为女观焉。葬之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