驺山
即邹山。又名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鲁国驺县下刘昭注: “有驺山,高五里,秦始皇刻石焉。”
即邹山。又名峄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鲁国驺县下刘昭注: “有驺山,高五里,秦始皇刻石焉。”
谓黄河与洛水交汇处及附近之地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。” 《正义》:“ 《世本》 云: ‘夏禹都阳城,避商均也。又都平阳,或在安邑,或在晋阳。’ 《帝王世纪》 云: ‘殷汤都亳,
从吉林浑江 (今白山市) 至三岔子。长23公里。为梅辑铁路支线。日伪于1940—1942年修筑。今为浑湾铁路西段。
西晋光熙元年(306)封司马腾为东燕王,都城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。后废。西晋光熙初置,治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。永嘉二年(308年)诏车骑将军王堪屯此,以拒石勒。北魏废。
亦名武家穴站。元置,在今湖北武穴市。元 《析津志》: 天下站名有 “武家”。
半月山亦名大佛山。在今四川资阳市南大佛乡南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大佛山“在资阳县南四十里。上有大石佛”。唐贞元九年(793),依山岩凿弥勒大佛坐像(高31.4米),又有唐、宋题记石刻。被称为“资阳大佛
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礼州: “在路西北,泸沽水东,所治曰笼麽城。”
即达马宗。今西藏措美县西南达玛。
北宋置,属诚州。在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 元丰三年 (1080),湖南转运判官赵扬 “言上江、多星、铜鼓、羊镇、潭溪、上和、上诚、天村、大田等团并至诚州城下贸易,可渐招抚”。即此。
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禄劝州:乌蒙河“在州北。源出乌蒙山,下流入于金沙江”。
又称渠敛赵。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东南部。宋大理改赵赕。南诏皮逻阁置赵郡,阁罗凤改为赵川赕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。为南诏直辖西洱河(今洱海)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