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阳县

高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应劭曰,“在高河之阳”。因名。东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北魏为高阳郡治。隋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为顺安军治,熙宁六年 (1073) 废为镇,十年复为高阳县。金属安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移治丰家口,即今高阳县,八年并入蠡县,十二年复置,属保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南朝宋侨置,为高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。隋大业初废入临淄县。

③北魏太和元年 (477) 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东。北齐废。

④东魏武定中侨置,为南广州高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。北周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年)置,治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东。初属襄城郡,永安中属汉广郡。北齐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472平方千米。人口30.8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高阳镇。战国为燕高阳邑。西汉置高阳县,治今旧城镇,属涿郡。以在高河之阳得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应劭曰:在高河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河间国,后属博野郡。三国魏属河间郡。晋至南北朝属高阳郡(国)。隋至五代先后属瀛州、蒲州、河间郡。宋省入顺安军,后复置。金、元属安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徙治今址,十一年省入蠡县,十三年复置,属安州。清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范阳道,后改属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8年冀中解放区由高阳县城关镇析置高阳市,1949年撤销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。1958年蠡县并入,1962年蠡县析出。1968年属保定地区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冀中平原区,地势平坦。有潴龙河、孝义河、小白河。地热资源丰富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为华北地区地热开发试点县和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花生、棉花。有纺织、印染、染织、刺绣、农机、建材等工业。织布历史悠久,“高阳大布”著名。津保、保沧、高任等公路经境内。纪念地有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旧址、高蠡暴动殉难烈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始县

    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

  • 玉环山

    即今浙江玉环县玉环岛。《寰宇记》卷99温州瑞安县:玉环山“一名木陋屿,又名地胏山,在海中,周回五百余里,去郡二百里。上有流水,洁白如玉,因以为名”。原在海中,1977年筑成大坝与陆地相连。古岛屿。即今

  • 卑羽山

    即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: “三危山有三峰,故曰三危。俗亦名卑羽山。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。”

  • 笙竹岐

    在今湖南湘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阴县 “锡江砦” 条下: 笙竹岐 “世传舜采笙竹于此。今为笙竹驿”。

  • 夏壶山

    即夏屋山。在今山西代县东北。《尔雅》谓之夏壶山。即“夏屋山”。

  • 马訾水

    一名鸭渌水。即今中朝界河鸭绿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玄菟郡西盖马县:“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,西南至西安平入海。过郡二,行二千一百里。”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6高句丽:“马訾水,一名鸭绿水。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,

  • 武唐亭

    即唐。又作棠。春秋鲁地。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二年 (前721),“公及戎盟于唐”。杜注: “鲁地。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。”

  • 北汶

    即今山东泰安市西大汶河支流泮河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“汶水又南,右合北汶水。水出分水溪,源与中川分水,东南流径泰山,东合天门下溪水。”古代折东至牟汶口南入汶,今改道南流入汶。见“五汶”。

  • 银城

    一名铜鱼城。即今福建同安县治大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同安县: 银城 “即今县。……其制东西广,而南北隘,如银锭然,故曰银城。又城南溪有二石,状如鱼,色若铜鼓,亦名铜鱼城”。又称铜鱼城。即今福

  • 真义镇

   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正仪镇。南朝梁置信义县于此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48: “今 (昆山)县西二十里有村曰信义,疑此古县地也。土人或讹为镇义。” 元时尝移巴城巡检司于此,名真义。明、清名真义镇。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