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阳县

高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应劭曰,“在高河之阳”。因名。东汉属河间国。晋属高阳国。北魏为高阳郡治。隋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为顺安军治,熙宁六年 (1073) 废为镇,十年复为高阳县。金属安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移治丰家口,即今高阳县,八年并入蠡县,十二年复置,属保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南朝宋侨置,为高阳郡治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。隋大业初废入临淄县。

③北魏太和元年 (477) 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东。北齐废。

④东魏武定中侨置,为南广州高昌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襄城县境。北周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年)置,治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东。初属襄城郡,永安中属汉广郡。北齐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472平方千米。人口30.8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高阳镇。战国为燕高阳邑。西汉置高阳县,治今旧城镇,属涿郡。以在高河之阳得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注:“应劭曰:在高河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河间国,后属博野郡。三国魏属河间郡。晋至南北朝属高阳郡(国)。隋至五代先后属瀛州、蒲州、河间郡。宋省入顺安军,后复置。金、元属安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徙治今址,十一年省入蠡县,十三年复置,属安州。清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范阳道,后改属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8年冀中解放区由高阳县城关镇析置高阳市,1949年撤销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。1958年蠡县并入,1962年蠡县析出。1968年属保定地区。1994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冀中平原区,地势平坦。有潴龙河、孝义河、小白河。地热资源丰富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为华北地区地热开发试点县和省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花生、棉花。有纺织、印染、染织、刺绣、农机、建材等工业。织布历史悠久,“高阳大布”著名。津保、保沧、高任等公路经境内。纪念地有布里村留法工艺学校旧址、高蠡暴动殉难烈士纪念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康阴县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洧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四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开封府尉氏县: 废康阴县 “在康沟南,因名”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于古亭城置,治今河

  • 乌猪山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之东乌猪洲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东莞县“三门海”条:“又县西南有乌猪海洋。”明黄衷《海语》称乌猪山。

  • 安定

    集镇名。在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。因远镇安定办事处驻地。人口 2050。以安定桥得名。地处山间小盆地,块状聚落。产稻、烤烟、玉米、茶叶、油菜籽等。有镍矿(未开采)、石棉矿。昆洛公路经此。

  • 弗能都鲁兀站

    明初置,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弗踢奚城,弗能都鲁兀站”。后废。

  • 阳凉南关

    北宋置,属介休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西南三十五里南关镇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西南南关。北宋属灵石县。

  • 大赤水

    即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赤水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又东与竹水合,水南出竹山,北径媚加谷, 历广乡原东, 俗谓之大赤水, 北流注于渭。”

  • 青龙海

    即青海子。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青海湖。《清一统志 · 大理府》: 青龙海子 “在云南县东南十里。其地有金龙山,水出其下,一名青海子”。

  • 火烟驿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横县西、郁江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永淳县:火烟驿在“县南六十里。水驿也。旧名罗帏站,明初改今名”。

  • 前秦

    十六国之一。公元350年氐族贵族苻洪称三秦王。352年子健据关中称帝,建都长安 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国号秦。史称前秦。357年苻坚即位后,灭前燕、前凉及代国,曾一度统一我国北方。394年为后秦所灭。

  • 荆河脑

    古名西江口。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南长江北岸。民国 《湖北通志》 卷36: 西江口 “即今荆河脑,盖江水至荆河脑得洞庭湖,汇澧、沅、资、湘诸水来会,其势亦盛,故自来舟师利用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