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道周墓
在今福建漳浦县北一里北山。黄道周(1585—1646),字幼平 (又作幼玄),号石斋,漳浦人。明天启进士。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。南京失守,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,往江西募兵抗敌,为清兵所俘。清顺治三年 (1646) 在南京被杀,四年后归葬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 黄道周墓“在漳浦县北一里北山演武亭后。墓侧又有道周门人别驾毛玉洁,六合人; 兵部主事赵士超,闽县人; 中书蔡春溶,龙溪人; 中书赖继谨,和平人,皆从道周死于金陵,邑人赵之璧等收其首领归,合葬于此,称四君子墓”。
在今福建漳浦县北一里北山。黄道周(1585—1646),字幼平 (又作幼玄),号石斋,漳浦人。明天启进士。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。南京失守,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,往江西募兵抗敌,为清兵所俘。清顺治三年 (1646) 在南京被杀,四年后归葬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 黄道周墓“在漳浦县北一里北山演武亭后。墓侧又有道周门人别驾毛玉洁,六合人; 兵部主事赵士超,闽县人; 中书蔡春溶,龙溪人; 中书赖继谨,和平人,皆从道周死于金陵,邑人赵之璧等收其首领归,合葬于此,称四君子墓”。
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尚义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上榆林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:上榆林堡“在卫西北四十里,其相近者有倒塔儿空,万历末增置”。
①在今河北肥乡县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肥乡县: 浮丘山在 “县南四里。土阜隆起,高于平地,仅数尺许。或以为古堤遗址”。②在今河南浚县西南隅。《清一统志· 卫辉府一》: 浮丘山 “在浚县西南隅,半在
一名乌伤溪水。又名东江。在今浙江义乌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东阳县:东阳溪“出大、小盆山,屈曲流二百里,始至此,俗谓之河埠,西入义乌县境,至培磊市与画溪合流”。
在今湖北巴东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巴东县: 罗头山 “在县东七里。滨大江,环锁江水,回顾县治。下有罗头洞”。
即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之湔江及支流白鹿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州九陇县: “武后时,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沲江,凿川派流,合堋口埌岐水溉九陇、唐昌田。”
明置,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四十里石盘镇。道通成都。明诗人杨慎经此,写有《石盘铺》诗。
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清丰县: 黄龙潭 “约二十余顷,在断堤之间。盖皆决河之余浸矣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循州安抚司,十六年改循州路,属江西行省。治所在龙川县 (今广东龙川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龙川、和平、兴宁、五华、连平等市县地。二十三年 (1286) 复改为循州。元至元
明万历十五年 (1587) 平定者继荣叛乱,改罗雄州为罗平州,属曲靖府。治所即今云南罗平县。康熙 《罗平州乡土志》: “元初内附,置罗雄州,明万历十四年背叛,抚镇请于朝,讨平之,因建城于白腊山之麓,更
一名赊旗镇。即今河南社旗县治社旗镇。清属南阳县,置赊旗店巡司。光绪《南阳县志》 卷3: “夫淯水以东,唐、泌之间赊旗店,亦豫南巨镇也,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或曰元分旗屯田军主氏佘而讹也。地濒赭水,北走汴、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