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山
①在今河北丰宁县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 《口北三厅志》 卷2: 黑龙山 “独石口东北一百里”。
②亦名龙山。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海丰县 “有黑龙山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惠州府》: 黑龙山 “在海丰县西南八十里。…… 《旧志》:一名大金笼山,蜿蜒高广,镇长沙海口”。
①在今河北丰宁县满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 《口北三厅志》 卷2: 黑龙山 “独石口东北一百里”。
②亦名龙山。在今广东汕尾市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海丰县 “有黑龙山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惠州府》: 黑龙山 “在海丰县西南八十里。…… 《旧志》:一名大金笼山,蜿蜒高广,镇长沙海口”。
北魏置,属神武郡。治所即今山西神池县。后废。
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古城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西喜鲁林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即今陕西户县东北三十里龙台坊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登龙台,掩细柳。”注:“张楫曰:观名也。在丰水西北,近渭也。”在今陕西省户县东北。西汉上林苑内宫观之一。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登龙台,掩细柳”(《史
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五十里。或曰其地在马兰山麓, 因名。后讹为马莲。明置马莲滩巡司。
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一年 (前484),“公会吴子伐齐。五月,克博”。即此。秦置博阳县。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县。《左传》哀公十一年(前484
清置,属仁怀县。即今贵州习水县东北温水镇。有遵义府经历驻扎。1914年设温水分县。1915年于此设鳛水县。不久鳛水县徙治今赤水市东官渡镇。1932年于此设温水镇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区南珠江中。清仇池石 《羊城古钞》 卷2: 海珠石 “在越王台南,广袤数十丈,东西二江水环之,虽巨浸稽天不能没。语云: ‘南海有沉水之香,亦有浮水之石’ 谓此也。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,
在今新疆伊吾县东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哈密:多都摩垓“在哈密城东二百十里。东西皆有泉,源出天山北麓,夹流过多都摩垓北,合流百余里潴为大泽”。
①东汉侯邑。在今陕西洋县东十八里龙亭镇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·蔡伦》:元初元年(114),“邓太后以伦久宿卫,封为龙亭侯”,即此。北魏置龙亭县, 为晋昌郡治。西魏为傥城郡治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武德四年(6
1933年伪满改乾安设治局置,属吉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乾安县。1948年改属嫩江省。1949年复属吉林省。在吉林省西北部。属松原市。面积3533平方千米。人口30.2万。辖6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乾安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