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泉郡
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龙泉城(今山西隰县北二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、蒲县、大宁县地。寻废。隋大业初复置,治所在隰川县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、永和、隰县、蒲县、大宁、交口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隰州。
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置,治今山西省隰县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隰县、蒲县及大宁县等地。隋开皇初省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隰州。
北周大象元年(579)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龙泉城(今山西隰县北二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隰县、蒲县、大宁县地。寻废。隋大业初复置,治所在隰川县(今山西隰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、永和、隰县、蒲县、大宁、交口等县地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隰州。
北周大象元年(579年)置,治今山西省隰县北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隰县、蒲县及大宁县等地。隋开皇初省。大业初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隰州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广宗县(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威县地。寻废。孝昌中复置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废。北周建德七年(578)复置, 属贝州。治所在武强县(今威县北
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“披云山”条:芝溪岭“横亘数十里,下临大溪,俗名老鼠梯。甚险峻。水流为芝溪,入于大溪”。
北宋政和四年 (1114) 置,为祺州治。治所在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河中下游。宣和三年 (1121)废。古县名。北宋政和四年(1114年)置,治今四川省理县北孟屯沟。为祺州治。宣和三年(1121年)废。
清乾隆四年 (1739) 置,属福宁府。治所在桐山南麓 (今福建福鼎县)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“东有福鼎山,县以此名。” 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,1914年属闽海道,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古旧县名。清
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西南鸳鸯镇。清道光 《江北厅志》 卷8: 鸳鸯场 “去城三十里”。
①亦名龙冈。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四十里上都河北岸兆奈曼苏默古城 (元上都城) 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开平卫: “西北有卧龙山。” 清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 卷2: 卧龙山 “旧开平城北三里。元上都北枕龙冈
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于广川防置,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。《隋书·吐谷浑传》:“开皇初,以兵侵弘州。高祖以弘州地旷人梗,因而废之。”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置,治所在弘化县(今甘肃庆阳县北二十里)。
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鱼鲊乡。为金沙江主要津渡之一。同治 《会理州志》 卷2: 鱼鲊渡在 “治西南一百七十里”。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 贺虎溪 “源出 (永顺) 县东羊峰山”。
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上党郡铜鞮县:有上虒虒亭。在今山西省襄垣县西北虒亭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铜鞮有上虒亭、下虒聚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