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军佐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将之副职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军,皆设将、佐。
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将之副职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军,皆设将、佐。
参见“比部”。
唐朝中央官署轮番上下的部分吏职,以流外官充任,经若干考限,一般可入流为低级品官。
即“郭什哈辖”。
爵名。春秋时郑国置。相当别国的“中大夫”。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朔于敝邑,亚大夫也; 其官,马师也。”
官名。北魏置,属方舞郎庶长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六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宫中女官名。见“司”。
即“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司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典牧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宋置,属三司。掌诸军兵马逃亡、收并的名籍,诸司库、务给受之数,审校其欺诈,批历以送粮料院。员额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。
官名。北齐、隋与唐初置,属司农寺,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