丞史
官名合称,即丞与史,或泛指中央和地方僚属。令的属下称令史,丞的属下称丞史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(汲黯)迁为东海太守……择丞史而任之。”“郑庄以任侠自喜……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,诚有味其言之也,常引以为贤于已。”注:“如淳曰:律,太守、都尉、诸侯内史,史各一人,卒史书佐各十人。今总言‘丞史’,或以为择郡丞及史使任之。郑当时 (郑庄)为大农,推官属丞史,亦是也。”
官名合称,即丞与史,或泛指中央和地方僚属。令的属下称令史,丞的属下称丞史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(汲黯)迁为东海太守……择丞史而任之。”“郑庄以任侠自喜……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,诚有味其言之也,常引以为贤于已。”注:“如淳曰:律,太守、都尉、诸侯内史,史各一人,卒史书佐各十人。今总言‘丞史’,或以为择郡丞及史使任之。郑当时 (郑庄)为大农,推官属丞史,亦是也。”
官名。清末置,属大理院详谳处,见“详谳处”。
官名。辽朝南面官,南枢密院官员。尚书省并入南枢密院后,主刑部事。
凡指郡太守的下属官吏。《后汉书·吴良传》:“吴良字大仪,齐国临淄人也。初为郡吏。”注:“《东观记》曰良为郡议曹掾。”《后汉书·朱晖传》:“后为郡吏,太守院况尝欲市晖婢,晖不从。”汉代郡太守的别称。见《
官名,即河南郡太守,掌治其郡。王莽改无爵位的郡太守为大尹,又改河南大尹为保忠信卿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。
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规定之一,即“参选”,见该条。
① 官署名。隋朝置。掌周边互市之事,设监、副监领其事。畿内互市隶于司农寺,自外互市隶于相关各州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入鸿胪寺,隶每方使者署,为互市监。②官名。隋朝缘边交市监长官,置一人,视从八品,掌
官名。见“公府东曹”。
官名。唐朝将作监伊阳监次官,置一员,从七品下。
官署名。清朝太医院所属之行政机构。负责验看初进太医院医生所具呈报,并送堂官面试。由吏目一人兼领厅事,下设经承四人。
官署名。辽朝属侍卫司,掌近侍兵马之事。置详稳、都监、将军、小将军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侍卫司。设官有近侍详稳、近侍都监、近侍将军、近侍小将军,属北面御帐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