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伎术官

伎术官

官名泛称。唐朝为秘书省、殿中省、太常寺、太仆寺、左春坊等部门具有天文、音乐、医术、阴阳卜筮等专门技能并管理该事务的官员的通称。分本色出身与非伎术出身两种。以伎术起家出仕者为本色出身,其叙迁有限制,不得任清要官职。武则天神功元年(697)规定,由天文出身者进官不得过太史令,由音乐出身者不得过太乐、鼓吹署令,由医术出身者不得过尚药奉御,由阴阳卜筮出身者不得过太卜令; 其他伎术官若累阶应至三品者,亦不再进阶。非伎术出身而其才堪任伎术官者,出任伎术官后,迁叙劳考可不拘本色伎术官之例。宋朝包括翰林医官院及太医局医官,司天监、太史局及翰林天文院之太史令至挈壶正,翰林院书艺、图画奉御至待诏等官员。通常只于本部迁转,其落伎术官头衔而任京官者,遇恩泽只转阶或加勋,不得授朝官。


以专门技术而供职的官员。唐制,凡太史令以下掌天文历法之官,太乐、鼓吹署令以下掌音乐之官,尚药奉御以下的医术官,太卜令以下的掌阴阳卜筮之官,司膳署令以下的掌调制膳食之官,统谓之伎术官。宋制,凡司天监、太史局、翰林天文院太史令以下掌天文历法之官,翰林医官院及太医局所属掌医术之官,翰林院书艺、图画奉御至待诏等官,统称为伎官。伎术官的地位较一般掌理政务的官为低,其升迁的限制也较严格。参见“伎术官的任官限制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都统

    军阶名。清末新陆军上等官阶之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官员等级,分三等九级,始置。为上等第一级,任总统官,秩视提督,阶从一品。

  • 屯田曹

    官署名。① 尚书省六曹之一,西晋置,掌管全国屯田事务,以尚书为长官。武帝太康(280—289)中改称田曹。② 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西晋置(一说三国魏已置),掌管屯田事务,以郎(郎中)为长官。东晋省。南朝

  • 阿思哈尼昂邦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侍郎”。

  • 假署

    官制用语。指暂时代理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尚书右丞“假署印绶”。也指临时任命代理官职。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(385)》:后燕慕容垂属下骠骑大将军慕容农令“参佐家在赵北者,悉假署遣归。”胡三省

  • 必阇赤

    蒙古语,意为“书史”。又译“必彻彻”。蒙、元怯薛执事中为大汗、皇帝主文史者的称谓。元各官衙中以蒙古文作书之掾史、令史,称为蒙古必阇赤。

  • 护鲜卑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秦置。掌管居于东北地区的鲜卑族事务。石越以平州刺史领此,镇龙城(今辽宁朝阳)。见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上》。

  • 疡医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治疗肿疡溃疡等疾病的医官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疡医,下士八人”,“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,凡疗疡,以五毒攻之,以五气养之,以五药疗之,以五味节之”,“

  • 东省特别区域地方审判厅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置,见“东省特别区域高等审判厅”。

  • 副率

    官称。隋、唐迄宋,太子诸率府副长官统称。隋朝太子左右卫、左右宗卫、左右内、左右监门,唐朝太子左右率府、左右司御率府、左右清道率府、左右监门率府、左右内率府,宋朝太子左右卫率府、左右司御率府、左右清道率

  • 西曹书佐

    官名。州刺史佐吏。晋改功曹书佐置。南朝、北魏、北齐、隋俱置。掌诸吏及选举事,位在别驾、治中下,与主簿相亚而略低,但在诸从事上。北齐司州视八品,他州视从八品; 隋雍州视从八品,他州视正九品。炀帝大业三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