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会福总管府

会福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三品,隶太禧宗禋院,文宗天历元年 (1328) 由会福院改立。置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各一员。下辖仁王营缮司、襄阳营田提举司、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、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、会福财用所等机构。


官署名。元置,属太禧宗禋院,掌大护国仁王寺钱粮出纳及营缮事务。至元十一年(公元1274年)建大护国仁王寺及昭应宫,始置财用规运所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改规运所为总管府。至大元年(公元1308年)改为都总管府,不久升会福院,天历元年(公元1328年)改为会福总管府,秩正三品。设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、治中、府判、经历、知事、提案牍,所属有令史、译史、通事、知印、奏差;领仁王营缮司,襄阳营田提举司;江淮等处营田提举司,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,会福财用所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省掣验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产盐省份,商人有贩盐之特权者,运盐到埠头,由掣验局令其抽签,以定发售之先后,故有此名。

  • 掌醢丞

    官名。隋朝光禄寺掌醢署次官,置二员,从九品下。唐朝沿置,正九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,极少除授。明洪武八年(1375)改光禄寺为光禄司,置为掌醢署次官,一员,从七品,三十年复光禄寺,仍为署丞不改,增为四人。

  • 广成局

    官署名。元天历二年(公元1329年)置,属艺文监,秩七品。掌传刻经籍及印造之事。设大使一人,从七品;副使一人,直长二人,司吏一人。

  • ①即视、察。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。《太保玉戈铭》: “王在丰,命太保省南国。”《周易 ·观》: “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”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,指主管尚书台之事。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

  • 军谘府第一厅

    官署名。清宣统元年(1909)设于军谘处,三年改隶军谘府。掌国防、要塞、编制、出师计划、参谋官、陆军大学堂事宜。设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等四科。置厅长一人,禀承军谘大臣统辖各科。

  • 东宫内监殿中守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内监殿局官员,流外三品勋位。

  • 请命

    ①请示。《仪礼·聘礼》: “几筵既设,摈者出请命。”②请求任命官吏。《新五代史》卷四一《杂传》: “卢光稠独以虔、韶二州,请命于京师。”

  • 弼亮

    辅佐君王。《尚书·周书·毕命》: “弼亮四世”。孔安国传: “辅佐文、武、成、康,四世为公卿”。

  • 君公

    指诸侯。《尚书·商书·说命中》: “树后王君公,承以大夫师长。”孔颖达疏: “君公谓诸侯也。”

  • 长乐御府

    府库名,其官有令、丞,属少府。御府是太后的珍宝库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参看“长乐御府令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