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余子

余子

官名。春秋战国晋、魏等国置。掌管公卿大夫之庶子事务。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晋于是有公族、余子、公行。”杜预注:“皆官名。”《吕氏春秋·报更》: “张仪,魏氏之余子也。”


国君的近卫。春秋时晋国置。余子本指卿的嫡子以外诸子,与嫡子相对而言。同时亦为官名,他们平时教训卿之余子,战时则率领他们以掌国君的路车(戎车中的守车),主居守。余子亦称“公路”。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:“又宦其余子,亦为余子。”杨伯峻注:“《诗·魏风·汾沮泇》有公族、公路、公行,此则有公族、余子、公行,则余子即公路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优异佐领

    清朝八旗世管佐领之一。全称“优异世管佐领”。凡初立佐领之人率众归诚,功在旗常,或立佐领后承管之人著有军功劳绩,得赐户口,编为佐领者,均为优异世管佐领。佐领员缺,由立佐领人和得优异佐领人之子孙世代承管。

  • 追锐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以代追锋将军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。陈沿置,拟七品,比秩六百石。

  • 上第

    选举制度用语。① 考核儒生或秀才、孝廉等被荐举者对策后获得的最好等级。可被授予较高官职。东汉献帝初平四年 (193),策试儒生,上第赐位郎中,次太子舍人,下第者罢之。南朝宋明帝泰始(465—471)中

  • 掌寝御侍

    女官名。金设此官,正九品,掌燕见进御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
  • 太子左监门率

    官名。隋朝始置,员一人,从四品上,掌东宫诸门禁; 长史以下属官,同太子左内率,又有直长; 炀帝大业三年(607) 改名宫门将,降为正五品,监门直长改为直事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622) 复为太子左监门率府

  • 宣政郎

    武阶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秩从七品。

  • 显文阁待制

    见“显文阁”。官名,宋度宗咸淳元年(公元1265年)置,掌更直备顾问。位在学士、直学士之下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》,参看“显文阁学士”条。

  • 众议院实业委员会

   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。设委员长一人,理事一人或数人;委员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设二十三人,七年(公元1918年)减为十五人。掌审查实业事项。

  • 翊卫正副都督

    武官名。北齐置,为左右卫府的直卫属官。其秩分别为从五品下与正七品下,警卫宫廷。

  • 岁试

    考试制度。明朝士子进入府、州、县儒学的考试制度。以每年一考,故名。又称“岁考”。考试由提学官主持,合格者方准入学,即由童生而成为生员(俗称秀才)。清制: 由各省学政巡回所属州、县主持,凡府、州、县学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