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主事
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十六年(596)内侍省置二十员,以承门阁。以宦官充任。
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十六年(596)内侍省置二十员,以承门阁。以宦官充任。
官名。北魏置,为宦官中的低级职务。《魏书·阉官传》: “(刘)思逸少充腐刑,初为中小史,转寺人。久之,除小黄门。”
参见“蓝翎侍卫”。
官名。唐朝左、右金吾卫属官,置一员,掌分察六街徼巡,入夜则以骑卒巡行、武官暗探。
即“巴牙喇甲喇章京”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诸行宫都部署院”。
即“甲喇章京”。官名。清太祖辛丑年,始编三百人为一牛录,五牛录为一扎兰,置一扎兰额真,总理扎兰事务。太宗天聪八年,改扎兰额真为扎兰章京,世祖顺治八年,定扎兰章京为汉字“参领”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骁骑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全国经界局的长官,见“全国经界局”。
辽官名。南面官,秘书监官员,在丞下,掌印及文书簿册之类。
官名,三国魏置,属太史令,掌观测天象。晋沿置。见《历代职官表·第三十一表》。
官名。见“同文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