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史

内史

官名。西周、春秋、战国为史官之一。西周内史类史官属官有作册内史、作命内史、尹氏、内史尹氏等,长官称内史尹或内史尹氏。掌出纳王命,收藏各地宗族谱系资料。参与祭祀,预测天象人事,备咨询顾问,以及受王派遣出使。战国时秦掌治京师之官也称内史。秦至西汉初沿置。汉景帝二年 (前155)分置左、右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,右内史更名京兆尹,左内史更名左冯翊,与右扶风合称“三辅”。西汉诸侯王国亦置,掌民政,成帝绥和元年(前8)省,更令相治民,如郡太守。西晋武帝太康十年(289)又改诸王国相为内史,掌管民政。东晋、南北朝沿之。魏、晋、南朝宋为五品。陈万户以上郡为上品,不满万户郡为七品。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官品令(499)上郡为四品,中郡为五品,下郡为六品。十六国汉时万户置一内史,凡四十三。南朝宋后宫女官有后宫都掌内史、后宫殿中内史、后宫源典内史、后宫谷帛内史、后宫监临内史、中台侍御执法内史,中台侍御典内史、中台侍御节度内史、中台侍御应内史、紫极房内史、光兴房内史、皆为内职第六品。西魏、北周所置内史官署属春官府。初以内史中大夫为长官,宣帝大象元年(579)改置上大夫为内史长官。掌诏书撰写,与议刑罚爵赏及军国大事,并修撰国志及起居注。下设小内史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辖御史、外史、著作、校书等官属。隋炀帝于诸郡置通守,位次太守,其在京兆、河南府则谓之内史,后罢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(705)改中书省为凤阁,长官中书令改称内史。宋朝为女官,即宫内史。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置,员一人,隶尚书内省。清初入关时亦置,相当于日后的大学士。


官名。1、周设此官,掌王八柄之法以考政事,为执国法国令之贰。《周礼·春官·内史》:“内史掌王八枋(柄)之法,以诏王治:一曰爵,二曰禄,三曰废,四曰置,五曰杀,六曰生,七曰予,八曰夺。执国法及国令之贰,以考政事,以逆会计。掌叙事之法,受纳访,以诏王听治。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,则策命之。凡四方之事书,内史读之。王制禄,则赞为之,以方出之,赏赐亦如之。内史掌书王命,遂贰之。”

2、秦官。掌治京师,相当汉朝的京兆尹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内史》:“内史,周官,秦因之,掌治京师。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内史。右内史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京兆尹。属官有长安市、厨两令丞,又都水、铁官两长丞。左内史更名左冯翊,属官有廪牺令丞尉。又左都水、铁官、云垒、长安四市四长丞皆属焉。”

3、西汉初,诸侯王国内置内史,掌民政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诸侯王》:“有太傅辅王,内史治国民。”

4、秦汉间还有治粟内史,掌谷货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治粟内史》:“治粟内史,秦官,掌谷货,有两丞。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。”

5、宫内女官。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置内职百官,紫极房、光兴房皆置内史一人;又有都掌内史、殿中内史、源典内史、谷帛内史、监临内史等,皆为第六品,掌文书等事。见《宋书·后妃传》。

6、隋改中书省为内史省,中书令为内史令,其官还有监、侍郎、舍人等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内史省》、《通典·职官三》。

7、袁世凯统治时期称其秘书为内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僧正

    见“僧正”。

  • 保障

    官员任职的保障措施。依照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一月九日公布的《文官保障法草案》的规定,除特任官、公使、秘书以外,文官非受刑法的宣告、惩戒法的处分,或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不得免职:一、因身体

  • 内府供用库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始置,为内府诸库之一。初设大使一人,左、右副使各一人,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,总理、管理、掌司、写字、监工无定员。掌宫内及山陵等处内官食米及御用黄蜡、白蜡、沉香等。并

  • 佽飞督

    官名。晋朝置,属右卫将军,统率佽飞虎贲(《晋书》中因唐朝人避讳改为武贲),负责侍卫皇帝,皇帝出行时随行护卫。武官名。晋置, 属右卫将军,统佽飞虎贲以供宿卫。

  • 科举

    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。始于隋,因分科取士,故名。隋废九品中正制,文帝开皇七年 (587)定制,诸州每年贡三人,十八年诏以“志行修谨”、“清平干济”二科取士。至炀帝时置进士科,正式形成科举制度。唐朝于进

  • 兴文署典簿

    官名。见“兴文署”。

  • 知宗正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仁宗时,英宗为太子,曾任此职,为宗正寺长官,后不除人。

  • 常盈库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太仆寺所属仓库。设大使一人。掌贮凡各牧监草场被垦为田地之岁收租金。

  • 盛京兵部侍郎

    官名。清朝盛京兵部长官。额设一人,满缺,秩正二品。总掌部务。

  • 库部司马

    官名。麴氏高昌国库部次官,协助库部长史处理本部事务。如被派遣到诸城相监检校,则称“城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