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
东汉以后,用作官署名称,如尚书台、御史台,故亦常作为这些官署的省称。两晋南朝又作为朝廷禁省及中枢政权机构的代称,故禁城称台城,禁军称台军等。后世亦用作对高级官吏的尊称,如制台、抚台、藩台等。
官署名。汉应劭《汉官仪上》:“汉因秦制,故尚书为中台,谒者为外台,御史为宪台。”汉有兰台、御史台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》。后代总督称制台,巡抚称抚台,布政使称藩台,按察使称臬台等。
东汉以后,用作官署名称,如尚书台、御史台,故亦常作为这些官署的省称。两晋南朝又作为朝廷禁省及中枢政权机构的代称,故禁城称台城,禁军称台军等。后世亦用作对高级官吏的尊称,如制台、抚台、藩台等。
官署名。汉应劭《汉官仪上》:“汉因秦制,故尚书为中台,谒者为外台,御史为宪台。”汉有兰台、御史台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》。后代总督称制台,巡抚称抚台,布政使称藩台,按察使称臬台等。
官名。蒙、元怯薛执事。蒙古语,意为“琴师”,掌宫廷奏乐等务。
禁军名。后唐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“后唐长兴三年(公元932年)三月敕:“卫军神威、或及魏府广捷以下指挥,宜改为左右羽林,置四十指挥,每十指挥立为一军,每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,兼分左右厢。”
唐代铨选中的注官手续。唐制,铨试合格后注官,得参考选人意愿,即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下》所谓“询其便利而拟”,选人不同意所拟官职,可以要求重新注拟,经三次注官唱名仍不同意时可以等候下届注拟。下届冬集时可免试
散官名号。洪武四年(1371)置,以授正四品内官。
即唐朝十六卫之右骁卫,高宗龙朔二年(662)除府字。
官名。见“内直郎”。官名。金置,属詹事院。秩正七品,掌东宫閤内之事。
官名。西汉置,属大将军,为领兵之职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“使大将军军监治众等四人将五千骑,分三队,出塞各数百里。”新莽时另置十二人,行监察事,领属似有不同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内置司命军正,外设军监
战国时步兵的统称。因其穿带甲胄而得名。
官名。北齐置,属司农寺。有丞。
见“工部榷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