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军处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置,隶属于陆军部。依照此年四月二十七日奏准的《陆军部官制》规定,军咨处设正副军咨使各一人,正使为协都统衔,副使为正参领衔,下设承发官二人,录事四人,分理文牍及各种事务。处内分设五司:测地司下分三角、地形、制图三科;第一至第四司,其所掌事务不详。各司设司长、科长、科员、录事等员,此外在额定人员之外可以添用科员、译员、艺师、艺士、录事等员。参见“军咨府”。
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置,隶属于陆军部。依照此年四月二十七日奏准的《陆军部官制》规定,军咨处设正副军咨使各一人,正使为协都统衔,副使为正参领衔,下设承发官二人,录事四人,分理文牍及各种事务。处内分设五司:测地司下分三角、地形、制图三科;第一至第四司,其所掌事务不详。各司设司长、科长、科员、录事等员,此外在额定人员之外可以添用科员、译员、艺师、艺士、录事等员。参见“军咨府”。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,置司福州路。二十年,改为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司。监治福州、建宁、泉州、兴化、邵武、汀州、漳州等路。二十八年,改肃政廉访司。
清朝知府别称。黄堂乃古时太守之厅堂,以知府之地位略同于太守,故名。
武官名。明洪武中置府军卫,为上直亲军之一,永乐以后沿置,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①使臣代称。《论语·乡党》: “执圭,鞠躬如也。”刘宅楠注引包咸说: “为君使聘问邻国,执持君之圭; 鞠躬者,谨慎之至”。②爵名。同执珪。春秋战国初置。秦汉之际刘邦反秦时沿用之。
官名,即郡太守。王莽改郡太守曰连率。《后汉书·耿弇传》:“父况,字侠游,以明经为郎……后为朔调连率。”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及莽败,援兄员时为增山连率,与援俱去郡,复避地凉州。”
官名。南朝梁,陈 “中抚将军” 的别称。亦省称为“中抚军”。
官名。周朝置。掌管山林贡赋。《周礼·夏官》有“山师”,“中士二人,下士四人,府二人,史四人,胥四人,徒四十人”,“掌山林之名,辨其物与其利害,而颁之于邦国,使致其珍异之物”。官名。周设此官,掌邦国山林
见“帘官”。
见“大名府”。
①周朝王畿以外行政区域名。(1) 九服之一。参见“九服”。(2) 五服之一。参见“五服”。② 春秋战国时公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