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征将军
官名合称。即征东、征南、征西、征北将军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中曹操置,三国魏沿置,二品。晋朝、南朝宋三品; 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之二十三班; 陈二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一品中,二十三年改二品。北齐沿置。北周八命。隋朝为散号将军,正六品; 炀帝大业三年 (607)罢。
四位将军的合称,即征东将军、征西将军、征南将军、征北将军。凡将军皆掌征伐。汉魏置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四征将军》。
官名合称。即征东、征南、征西、征北将军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中曹操置,三国魏沿置,二品。晋朝、南朝宋三品; 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之二十三班; 陈二品、秩中二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一品中,二十三年改二品。北齐沿置。北周八命。隋朝为散号将军,正六品; 炀帝大业三年 (607)罢。
四位将军的合称,即征东将军、征西将军、征南将军、征北将军。凡将军皆掌征伐。汉魏置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四征将军》。
海军同等官。其军阶为少校,掌理海军军需事务。
见“文书库”。
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无定员,六品。
肃政廉访司简称。
官署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改原肴藏署而置。设令一人,丞二人,典书、锡匠若干。掌供祭祀、朝会、宾客之棒、栗、茭、芡及于肉、鱼、盐等物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肴藏署。玄宗开元元年(713)再复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柞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二年(908)于崇政院置二员,选有政术文学者为之,寻改为直崇政院。参见“崇政院”。
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记“明帝遵建武制度,无敢违者,后宫之家,不得封侯与政。”
官名。元大都留守司所属有器备库,至元二十七年(公元1290年)置,秩从五品。掌殿阁金银宝器二千余件。以提点一人为主官,下设大使、副使、直长。
官署名。北周武帝天和二年(567)立,置学生十二人,文学博士四人。还置有学士,职司教授。学生多为大臣子弟,亦有大臣带职入学,皇太子亦曾在此受教。其学在露门左侧,因露门又称虎门,故亦称虎门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