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辅

四辅

君王之辅佐大臣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孔颖达疏引 《尚书大传》:“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合称。平帝元始元年 (后1)置。位居三公上。以太傅领四辅事,总揽朝政。新莽指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,始建国元年 (后9)置。位上公,居三公上。东汉废。十六国北燕前、后、左、右辅亦合称四辅。北周亦置,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朝太祖设四辅官,以春、夏、秋、冬为名,实仅置春、夏二官,秋、冬阙。


古代君王的四位辅佐大臣,朝代不同,其官称也不一样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设四辅及三公。”疏:“《尚书大传》:古者天子必有四邻,前曰疑,后曰丞,左曰辅,右曰弼。”西汉平帝时四辅为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,位在三公上,总揽朝政。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安汉公、四辅、三公、卿大夫、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。”注:“张晏曰:王莽为太傅、孔光为太师、王舜为太保、甄丰为少傅,是为四辅。”西汉末年,王莽以太师、太傅、国师、国将为四辅,位上公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北周四辅指大前疑、大右弼、大左辅、大后丞。明太祖以春夏秋冬为四辅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右内副率

    官名。隋朝始置,为太子右内率副贰,员一人,从四品上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降其品。唐朝为太子右内率府次官,员一人,从四品上。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右奉裕卫副率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右内副率。北宋

  • 任官的学艺限制

    官吏任用限制之一。汉魏以来吏员的补用,多注重学识。汉初规定,学童能背诵经书九千字以上,乃得为吏。武帝时又规定,凡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,通一艺以上,可补为左右内史、大行卒史,比百石以下,补郡太守卒史。若

  • 渐将王

    王名,东汉时南匈奴置,分左右,为“六角”之一,皆单于子弟,次第当为单于者。其地位低于左右贤王、左右谷蠡王、左右日逐王、左右温禺鞮王。诸王各有领地,各有属官。见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。

  • 库真

    参见“库直”。

  • 宁羌护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。张茂时阴鉴曾任之,统兵,管理羌族事务,驻桑壁。参见“护军”。

  • 掌圃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场人置,掌国家林木果圃的管理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正一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场人”。

  • 景州漕运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,掌景州地区河仓漕运,辖六河仓,担负方圆近二百里、每年税粮万余石的运输任务。景州刺史兼任提举漕运司。参见“漕运司”。

  • 洛阳令丞

    官名。(1)东汉、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、后唐均以洛阳为京县,置令及丞,掌本县政务。(2) 隋唐以洛阳为陪都,洛阳令丞治所在陪都城内,为赤县令丞之一,参见“赤县令”。

  • 下濑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汉置。汉武帝时曾有下濑将军甲将罪人及楼船十万人,攻苍梧。杂号将军名,汉置,掌征伐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,下湟水;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,下浈水;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,出零陵,

  • 左候卫将军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改左武候为左候卫而置,为十二卫将军之一,二员,从三品,佐大将军总府事。唐初沿置,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名左金吾卫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