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圜土

圜土

监狱名。应劭《风俗通》谓“三王始有狱”,意思是中国到夏商周才开始有监狱。此种说法比较符合历史发展规律。夏代的监狱叫做圜土,今本《竹书纪年》说:“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”,其所指年代虽不能确信,但反映了夏代确实有了监狱。至于圜土的形制。据《尔雅·释名》“释宫室”条的解释是“筑土表墙,其形圆也。”可见圜土仅是用土筑成的圆形的围墙,是一种很原始的监狱形式。圜土的作用是作为待讯、待质、待决的囚犯的拘留之所,不是作为执行刑罚的场所。商代的监狱不叫圜土而叫“”。西周的监狱又多称圜土,据《周礼》记载,西周的圜土已具有一定的监狱制度,它是关押一些轻微的犯罪分子和过失犯的处所,在押者都须穿上标示犯罪的囚衣,并根据其技能白天强迫其服劳役,夜则禁闭于圜土之中。在圜土的关押时间,按罪行性质和程度而有一年、二年、三年之分。在释放后三年之内也不得列为平民,对于不知悔改而逃离圜土者则要处死。所以西周的圜土可以说是拘押犯人并实行教化的机构。在《周礼》中,管理圜土的人员叫司圜,属秋官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升舍

    宋朝学校逐舍升补制度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,太学行三舍法,学生由外舍升补内舍,由内舍升补上舍。后武学、宗学亦行此制。参见“三舍法”。

  • 佐吏

    官名,汉置。1、将帅府置此官,掌参谋应对等事。2、郡县的属吏,其职为长官所使。3、守陵庙之官,掌年节四时的祭祀;位低于陵令。《后汉书·四王三侯列传》:“十八年,立考侯、康侯庙,比园陵,置啬夫。诏零陵郡

  • 太常卿

    汉、晋、南朝宋、齐、北魏为“太常”的尊称。南朝梁定为官名,十四班,掌宗庙祭祀礼乐宾客车舆天文学校陵园等事,领明堂、二庙、太史、太祝、廪牺、太乐、鼓吹、乘黄、北馆、典客馆等令、丞,陵监、国学及协律校尉、

  • 命夫

    周朝天子所命卿大夫士。又分内命夫和外命夫,内命夫指在内宫供职者,外命夫指在朝廷任职者。《周礼·天官 ·阍人》: “凡外内命夫、命妇出入,则为之辟。”1、指古卿、大夫和士。2、指宫中和朝中的大臣。因其为

  • 军司马上士、中士、旅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军司马中大夫”。

  • 公主家史

    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公主邑司,员额二人,掌公主家杂务。

  • 供事

    吏名。清朝京吏之一种。即在宗人府、内阁、中书科、翰林院、詹事府、文渊阁、上谕处、内廷三馆、各修书馆及各衙门则例馆办事之吏员。属宗人府、内阁、翰林院、詹事府者由民间考取;属内廷三馆及修书各馆者由内阁、翰

  • 夏官

    ①官署名。(1) 西魏、北周夏官府简称。(2) 兵部别称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(705)兵部改名。后代即沿用以称兵部或其首长。(3) 太平天国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以天、地、

  • 大内

    ① 官署名。战国秦置。秦汉沿置。主管京师物资收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金布律》: “都官输大内,内受卖之,尽七月而觱。都官远大内者输县,县受卖之。”② 官名。主管大内。汉朝置。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: “以

  • 郡夫人

    命妇封号名。宋朝置,以封执政、东宫三太、文武二品、御史大夫、六尚书、两省侍郎、太常卿、留守、节度使、诸卫上将军、嗣王、郡王、国公、郡公、县公之妻。徽宗政和二年(1112),规定执政以上官之妻始得此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