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天将

天将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 (1860) 始设,次于王爵,在掌率之上。一般以数字编排,且冠“忠诚”二字,如忠诚一天将、忠诚一百六十三天将等。亦有只标数字而不冠忠诚二字者,尚有二者皆无,只称天将者。初时,均为朝上要员。天历辛酉十一年 (1861) 之后,以统兵在外的将领为多。


官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新设职官,始见于庚申十年(公元1860年)所发的《幼主诏旨》,其地位仅低于王一级。天将一般按数字编排,初以天王族弟后封恤王的洪仁政为一天将,庚申十年,(公元1860年)十一月以曾与蒙得恩、林绍璋同理朝务的要员李春发为二天将。数次的高低,原则上当由于受委的先后,先委者序列在前,后委者递而下之,与等级无关。天将一般都冠忠诚二字,如忠诚二天将、忠诚四天将、忠诚一百六十二天将之类,但也有只称数字,不冠忠诚二字的,又有不称数字,其所冠之字亦非忠诚的,则是例外。天将与前期的丞相、检点等相同,只是一种表明官阶的官名,其职务须另行指定,如以五天将莫仕暌任蕃镇统管,管理外国事务。天将的属官有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政书,总检,承委,提点,军校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检讨

    官名。唐朝始置。集贤院有知检讨官。宋朝崇文院、史馆均置,以他官兼任,掌修国史。北宋末年讲议司、南宋初年修政局亦置。明清为翰林院史官,位次于编修,从七品。掌撰述记载,修纂国史。一般由三甲进士留馆者充任,

  • 医丞

    官名。金朝太后两宫医官,掌承奉医药,为医令下属,秩正九品。

  • 鸣赞

    官名,明、清皆置,掌赞唱礼仪。《明史·职官三·鸿胪寺》:“鸣赞四人,从九品……鸣赞典赞仪礼。凡内赞、通赞、对赞、接赞、传赞咸职之。”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鸿胪寺》:“鸣赞,从九品、满洲十有四人、汉二人;学

  • 国会参议院

    官署名。为北洋政府时期组成国会的两院之一。参见“第一届国会”。

  • 巡防队什长

    官名。清末各省巡防队各棚之长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后改各省旧军为巡防队。三十三年定制,分五路驻防,每路辖步马队若干营,营辖三哨,步队每哨辖八棚,马队每哨辖四棚。每棚设什长一人,管正兵九人。

  • 外命

    北周之制,称诸候与州县官为外命。参见“内命”。

  • 大阿哥

    太子的称谓。清代称皇帝诸子为阿哥,太子为大阿哥。

  • 胞族

    亦称“大氏族”,是原始社会中介于氏族与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。通常是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联结而成,胞族的职能多半在宗教方面,它有自己的神灵,祭司和节日,举行各自的宗教仪式,部落间发生战事时,各个胞族都

  • 左执法

    官名。①战国齐威王置。执法官。《姓氏书辨证》卷二引《世本》: “齐威王时有左执法公旗藩。”②三国吴置。员一人,与中、右执法共平诸官事。《三国志·薛综传》: “孙皓初,(薛莹)为左执法,迁选曹尚书。”官

  • 加衔

    亦称“兼衔”。清朝吏部之奖叙制度。指在本任官之上另加高于本职之虚衔以显荣其品秩。凡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师、少傅、少保、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、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等为大臣加衔及赠官。又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