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天王府

天王府

太平天国的元首府。太平天国前期以天王为国家元首,以军师执掌政务,实行军师负责制。天王府仅仅是元首府,不是国家政务中心。故天王府的官员多为天王的侍卫、仪制和服侍饮食起居之宫。其编制如下:侍臣,主服侍天王生活起居,由童子充任,共四十八人。左右史,掌记天王言行,共四人。掌朝议,掌议定礼乐,共二人。通赞,掌朝会时传达天王言语,共八人。引赞,掌朝会赞礼,共八人。掌朝门,左右各二,共四人。月将侍卫,分伸后、大吉、功曹、太冲、天罡、太乙、胜光、小吉、传送、从魁、河魁、登明诸侍卫,各有正副,共二十四人。节气侍卫,以二十四节气命名,如立春侍卫、雨水侍卫等,又各分正副,共四十二人。典天舆长,主管天王乘舆,正副各一,共二人。朝内典官,掌典领各务:典天舆一千人,典天马一百人,典天乐三百人,典天锣四十八人,典天袍三十人,典天炮三十人,典天更六人,司天水六人,典天厨二人,典天鱼一人,典天柴二人。天王府属官总计一千六百七十三人。东王杨秀清死后,天王曾自任军师,后来又在天王府设立六部处理政务,天王府始为国家政务中心。天王府的六部称为朝内六部,为了与前期东、北、翼三王府的六部尚书有所区别,朝内六部的主官不称尚书而只称官。以天官、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定名,各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,共二十四人,均加殿前二字,如殿前吏部正天官、殿前户部副地官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主鱼吏

    县分职吏名。秦置。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须子,丰人也。丰中传世见之,云:秦穆公时主鱼吏也。”《吕氏春秋·季夏纪》有渔师,高诱注:“渔师,掌渔官也”。可能是主鱼吏的异称。

  • 醯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宦官。掌理供给祭祀、飨食所需的醋醃食物。《周礼·天官》: “醯人,奄二人,女醯二十人,奚四十人”,“掌共五齐七菹凡醯物,以共祭祀之齐菹,凡醯酱之物。宾客,亦如之”

  • 茭?库丞

    官名。 南朝梁置, 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集贤院押院中使

    宫名。唐开元十三年(公元725年)置,以宦官充任,掌出入宣奏,领宦官监守院门。

  • 海军舰队司令

    军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见“海军舰队司令处”。

  • 左奕蠡王

    官名。匈奴置。奕蠡为匈奴语音译,亦作谷蠡。由单于亲信子弟担任,地位仅次于左、右贤王(一说位在右贤王之上),有依次担任单于的可能,与左、右贤王及右奕蠡王合称为四角。西汉时居东方,所统土地、人口多于其它地

  • 司刀盾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刀盾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总统府编审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总统府设置,员额十四人,承秘书长之命,办理呈府备案各项规程章则及各机关工作报告的审核编辑等事项。

  • 鸿臣

    汉朝大鸿胪的别称。扬雄《鸿胪箴》:“鸿臣司爵,敢告在邻。”大鸿胪,卿一人,中二千石,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。郊庙行礼,掌赞导。诸王入朝,当郊迎,典其仪。皇子拜王,赞授印绶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典客

  • 枢密分院

    元末官署名。枢密院分衙机构,掌地方军务,顺帝至正十五年(1355)后,设于卫辉、彰德、直沽、沂州等地。官署名。元末征讨农民起义,至正十五年(公元1355年)以后,在卫辉(今河南省汲县)、彰德(今河南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