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史丞

太史丞

官名。秦朝奉常属官,为太史令副贰。西汉景帝中元六年 (前144)改隶太常,东汉置一员,二百石。三国魏置一员,二百石、八品。晋朝、南朝沿置,梁隶太常卿,流外三品蕴位。北齐为太常寺太史署次官。隋朝为秘书省太史曹 (局)次官,置二员,正九品下; 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减一员,为太史监次官。唐朝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以前,为太史局(太史监、秘阁局、浑天监) 次官,其后则为太史局(浑仪监、太史监、司天台) 属官,置一员,正六品上。北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为太史局属官,南宋因置,从八品。辽朝置为司天监属官。


官名,俸二百石,为令的佐官,助令掌天时、星历等。参看《太史令》条。三国吴置,《三国志·吴书·赵达传》:“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部令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,协理南方州郡事务,亦参议礼仪制度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时废。

  • 镇大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详“镇副将”条。

  • 笔帖式考试

    清制,笔帖式专任部院各衙门的满文书写与翻译等事。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 定笔帖式出缺, 俱令考试补授。宗人府、内阁、各部院、八旗都统等衙门、盛京兵部、外省将军、都统、副都统各衙署,均设有笔帖式缺额

  • 所由

    宋朝下等役职名。掌巡警盗贼,维持治安,隶镇将等官员。较大市镇则设都所由为其头目。(1)唐时因胥吏与差役经办县体事务,每事必经其手,因称胥吏与差役为所由。又因胥吏与差役多属府县,因亦称府县之官为所由。(

  • 土千户

    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秩正五品,甘肃地区置七人:河州保安撒喇四方、保安撒喇五族各一人,平番县、武威县、永昌县、古浪县、碾伯县各一人;青海地区一人,为奇克巴产南称族设;四川省置四十一人:咱理松坪、双则红凹寨

  • 惜喇脉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监丞”。为清国子监绳愆厅职官。

  • 将作院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二品。掌宫廷服用、饰物制造。设于世祖至元三十年(1293)。置院使七员,正二品; 同知二员,正三品; 同佥二员,正四品; 院判二员,正五品。辖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、异样局总管府等机构

  • 南台治书侍御史

    即“治书侍御史”。

  • 寺舍

    汉朝的官府衙门称寺舍,也称官舍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晓狄道长归守寺舍。”注:“晓,喻也。寺舍,官舍也。狄道,县,今兰州县也。”

  • 监察院院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员额一人,为监察院的长官。其职权有四:一、综理全院事务;二、提请国民政府主席任免所属官吏;三、任监察会议的主席;四、国民政府发布有关监察院主管事项的命令须由院长副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