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子少师

太子少师

官名。东宫三少之首。西晋惠帝永熙元年(290) 始置,与太子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少傅、少保并号六傅,掌辅导太子,三品。然不常设。东晋、南朝省师、保,唯置二傅。北魏、北齐仍置,掌训导辅翊太子,无具体职司,东宫属官皆隶太子詹事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上,二十三年改三品,北齐因之。隋、唐、五代沿之,多为安置退免大臣的闲职或用作加官、赠官,皆无官属。隋正三品,唐从二品。唐玄宗先天元年(712)曾诏开府,置令、丞各一员,隶詹事府,寻罢。北宋初东宫三少皆为执政的致仕官,唯太子少师非经顾命不授。真宗天禧四年(1020)太子同听政,始以宰相兼任,真授为东宫官,从二品。以后不置。南宋复以宰相兼太子少师、少傅。辽朝有东宫三师府,金朝有宫师府,皆置三师、三少,掌保护东宫,训导太子,金三少正三品,领詹事院、三寺、十率府等。元不常置。明初为东宫大臣,以朝臣兼任,掌辅导、教谕太子,不列于詹事府,无定员、无专授,后为勋戚、大臣的加官、赠官,与辅导太子无关。正二品。清朝亦无职掌、无员额、无专授,作为兼官、加官、赠官。大臣多以庆典得之。正二品。


官名。为辅佐太子的官。《通典》说:“师保二傅,殷周已有。”西晋曾设此官,东晋不置。北魏、北齐、隋、唐、宋历代多沿置。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东宫官》:“少师、少傅、少保,各一人,从二品。掌晓三师德行,以谕皇太子。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。自太师以下唯其人,不必备。”清代中叶以后虽无太子,但太子三太三少作为加衔保留,且视为荣典。见《通典·职官十二·太子六傅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二·东宫官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师傅保加衔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遂法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遂法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良醖署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皆设此署,属光禄寺,掌供酒醴之事。《明史·职官三·光禄寺》:“大官、珍羞、良醖、掌醢四署,各署正一人,从六品,署丞四人,从七品;监事四人,从八品……良醖供酒醴之事。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光禄寺

  • 同知集贤院

    官名。金代集贤院设此官,从五品,位在知集贤院(从四品)之下,与其共掌集贤院之政。下有司议官若干人,正八品,咨议官若干人,正九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·集贤院》。

  • 建康令丞

    官名。三国吴、东晋与南朝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京县,以建康令及丞为正副主官,属丹阳尹。《隋书·百官志》谓陈建康令秩千石,第七品。

  • 委署章京

    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,即尚未实授之章京。所设机构,均有额定人数。

  • 盐法道

    官名。明清道员之一。明景泰七年(1456)设,由广西按察司之分巡道兼管所属盐课司。其后山西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云南及延缓、固原等处,或由分巡道,兵备道兼管盐法,或由专设道员管理盐法。清朝沿设。凡不设盐

  • 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

    科举制科之一。五代后周世宗时始设,属于吏治类科目。宋太祖时沿置,不论前资、现任职官或是黄衣草泽之士, 均许应诏对策。

  • 丞相司直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元狩五年(前118)始置,秩比二千石,为丞相府地位最高的僚属。位居司隶校尉上,有所会,居中二千石前。协助丞相监察检举百官,督录州郡长官。哀帝时改置大司徒司直。东汉初复置,光武帝建武十一年

  • 仪同将军

    武官名。西魏与北周时,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,每军置一开府将军以统之,其佐官有仪同将军,北周时秩九命,与开府将军同。隋代改称车骑将军, 为骠骑府的副长官。参见“府兵制”。

  • 宁徽寺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宁徽寺的主官,见“宁徽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