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太官令

太官令

官名。又作大官令。秦、汉少府属官,掌宫廷饮食,东汉置一员,六百石,桓帝延熙元年(238)使太官令得补二千石,有左丞、甘丞、汤官丞、果丞各二员。三国魏沿置,六百石、七品,吴亦置。两晋改隶光禄勋,东晋一度因省光禄勋而隶司徒。南朝宋员一人,隶门下省侍中; 南齐一员,隶尚书省; 梁隶门下省,一班。北魏世祖 (424—452) 时以毛修之为太官尚书,主进御膳; 后分太官为尚食、中尚食,知御膳,隶门下省; 而太官令则掌百官之馔,隶光禄卿。北齐置为光禄寺太官署长官,从八品上,掌食膳而不主御膳。隋朝因置,设三员,正八品下,炀帝大业三年(607)升为正六品。唐朝置二员,从七品下,掌供祠宴朝会膳食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置一员,正九品,隶光禄寺,哲宗元祐元年(1086)罢,后复置; 徽宗崇宁三年 (1104) 置尚食局后,仅掌祠祭之事。明洪武八年(1375)光禄寺置署,设大官令一员,从六品,掌供祭品宫膳、节令筵席、蕃使宴犒之事,后改为大官署署正。


官名,又作大官令,秦汉皆置,属少府,掌宫廷饮食,有七丞,俸六百石,掌御饮食。东汉有左丞、甘丞、汤官丞、果丞四人。左丞掌饮食,甘丞掌膳具,汤官丞掌酒,果丞掌果及蔬菜。属吏六十九人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》。三国魏吴皆置。两晋改属光禄勋,南朝宋属门下省侍中,一员;南齐一员,属尚书省;梁属门下省,置令一人,丞数人;梁太官有市署、正厨、酒库诸丞。陈沿梁制。北魏食官分属两省:尚食、中尚食属门下省和集书省,掌御饮食;光禄寺领太官,置令丞,掌百官馔食。北齐光禄勋领太官,置署,设令丞。隋唐以后各朝在光禄寺下置太官署,掌膳食祭品及祠祭。见《历代职官表·光禄寺》、《通典·职官七·光禄卿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出使美国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光绪元年(1875)设驻美国、日斯巴尼亚(西班牙)、秘鲁国大臣一人,副使一人,正二品。二十九年,不兼日斯巴尼亚,改兼墨西哥。三十三年,又兼古巴,为出使美、秘、墨、古四国大臣。辖二等、三等参赞

  • 西部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初尚书省唯置南、北部曹,太武帝时经营西方,灭大夏、北凉,战事频繁,故增置此曹,主管西部州郡,并负责战事所需之事务。以西部尚书为长官,西部长为次官。平定西方后不久即罢。

  • 司戎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兵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兵部员外郎。

  • 御酒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掌贮存供应御酒,于禁中置局,设主管官。元朝于世祖中统四年(1263)亦置,秩从六品。以金符宣差。至元十一年(1274)增设提点一员。掌制造诸王百官酒醴。十六年,改为尚酝局。官库名。宋代置于

  • 西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时所置四中郎将之一,帅师征伐。魏晋南北朝沿之,或镇守某地。魏、西晋多兼凉州刺史,东晋、南朝多兼豫州刺史,镇历阳,或持节都督司、豫、冀、并等州军事,银印青绶。南朝宋、齐多以宗室诸王任之。梁

  • 外膳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外膳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银艾

    银印青绶的别称,汉朝指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吏。艾:艾草,用其染青色,故用艾代指青色的印带。《后汉书·张奂传》:“吾前后仕进,十要(腰)银艾。”注:“银印绿绶(即青绶)也,以艾草染之,故曰艾也。”参看“银

  • 度支员外郎

    官名。隋文帝开皇六年(586) 始置,为民部度支司次官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置承务郎。唐朝复名员外郎,员一人,从六品上,隶户部(度支、司元)。高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度员外郎,寻复旧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

  • 宣教郎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,改宣德郎置,为从八品文臣寄禄阶官。官名。宋政和四年改宣德郎为宣教郎,文散官,正七品。参看宋代王栐《燕翼贻谋录·说郛九六》。

  • 北洋通商大臣

    官名。简称“北洋大臣”。清朝同治九年 (1870) ,改三口通商大臣设。加钦差名义,由直隶总督兼。掌直隶、奉天、山东三省通商、交涉、海防及其它洋务。凡津海、东海、山海各关政悉统焉。官名,清朝道光年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