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尚茶副

尚茶副
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御茶膳房之茶房副长官。初置茶饭处,设有副总领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改副总领为尚茶副、尚膳副,各一人,正五品。分别协助尚茶正、尚膳正管理茶房、膳房事。又,清朝陵寝官中亦设此值,东陵、西陵,以及关外诸陵均设,五至八品不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署吏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掌署内杂役的小吏《墨子·杂守): “睨者小五尺,不可卒者,为署吏,令给事官府若舍”。

  • 巡逻军

    元代宿卫军中职司京城巡夜者称为巡逻军。参见“宿卫军”。

  • 廉帅祭酒

    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。紫极、光兴、宣融三房各置一人,四品。

  • 外所千总

    官名。清朝“云骑尉”之汉名原称,详“云骑尉”。

  • 河渠令

    官名。唐朝都水监河渠署置为长官,一员,正八品下。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。参见“河渠署”。

  • 侍卫亲军都虞候

    武官名。见“侍卫司”。

  • 毯坊使

    官名。唐置,见“毡坊使”。

  • 金银作坊院

    官署名。唐朝少府监中尚署置,掌宫中金银器物铸造之事。中尚署所属机构。唐置,掌造作金银器物及饰品。

  • 质任

    即“质子”、“任子”,三国时始连称。《三国志·卫��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 “时关西诸将, 外虽怀附,内未可信,司隶校卫钟繇求以三千兵入关,外托讨张鲁,内以胁取质任。”三

  • 承制

    秉承皇帝旨意。有时并非出自帝命,而成为一种假藉的名义或政治待遇。两晋南北朝或后世权臣多有此种名义,以此得自行处置政务、任免官吏,虽称“承制行事”,但不为取得皇帝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