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广教总管府

广教总管府

官署名。元文宗至顺二年(1331)置,全国共设十六处,分掌各地僧尼事务。秩正三品,以达鲁花赤、总管、同知为正、副长官,其中总管由僧人担任,其余由宣政院选任。惠宗元统二年(1334)罢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二年(公元1331年)置广教总管府十六所,以僧为总管,主管地方佛教事务。元统二年(公元1334年)罢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总典群牧部籍使

    官名。辽置,为总典群牧使司的长官,见“总典群牧使司”。

  • 典签(籤)

    官名。本来是掌管文书的小官吏,南朝宋齐时期,为监视出任方镇的宗室诸王和各州刺史,常由皇帝派亲信担任此官,名为掌管文书的典签,实操州镇全权,故有“签帅”之称。梁以后渐废。唐朝诸王府也设典签,但只掌管文书

  • 下壮大

    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侍卫什长”。

  • 智部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右六司之一,置卿一人,又有郎中、员外郎。

  • 左正谏大夫

    官名。唐置,属门下省。见“正谏大夫”。

  • 六计

    周朝考察官吏的六项标准。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:“以听官府之六计,弊群吏之治:一曰廉善,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,四曰廉正,五曰廉法,六曰廉辨。”听,平治;廉,考察。

  • 前锋正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为左、右卫府直卫属官,负责舆驾出入的侍卫。从七品。

  • ①百官通称,相对民而言。②战国后期指秩位较低的官员。秦汉分长吏、少吏。一般秩位在四百石至二百石者为长吏,百石以下为少吏。历代沿称。明清称衙署房吏书办无俸禄而供事于官者。清朝分京吏、外吏两类,京吏有供事

  • 讨狄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,普通六年(525)刊正将军名号后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第七班。

  • 内人行长

    武官名。北魏置, 掌宿卫。《资治通鉴·宋纪四》“元嘉十一年”条记北魏有“内入行长代人陈建”。胡三省注:“内入行长,魏官也, 盖选勇力之士入直禁中,行长则其部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