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执法

执法

官名。①春秋战国执行法令之官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 齐威王置酒后宫,淳于髡曰: “饮酒大王之前,执法在旁,御史在后,髡恐惧俯伏而饮,不过一斗径醉矣!”② 即“御史”。新莽始建国元年 (后9)改名,东汉复故。③三国吴置中、左、右执法各一人,掌平决诸官奏事。十六国后赵置大执法总掌朝政,宫门小执法掌谏议,又有左右执法郎、执法御掾等。


1、官名,战国时齐、秦等国置,掌执行法令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威王大说(悦),置酒后宫,召髡赐之酒……髡曰:赐酒大王之前,执法在傍,御史在后,髡恐惧伏而饮,不过一斗径醉矣。”

2、泛指执政官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·秦攻魏急》:“秦自四境之内,执法以下至于长輓者。”注:“执政之臣。”

3、即御史。王莽改御史曰执法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《七国考·秦职官》:“执法,殿中法官。”

4、官名,三国吴置,分左、中、右三执法,掌平决官吏奏事。

5、官名,十六国后赵置大执法,总掌朝政;置宫门小执法,掌建议;除此之外,还有左右执法郎、执法御掾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五善射处管理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朝掌管八旗官兵习射之大臣。额设一人,于都统、副都统或善射之王大臣内特简。掌拣选习射官兵,并管理每月六次习射事务。

  • 主辖市舶司事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提举市舶司”。

  • 司禋

    官署名。即礼部祠部司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祠部; 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又改,肃宗至德二年(757)再复为祠部。

  • 九豆和官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又置九豆和官,宫城三里内民户籍不属诸军戍者,悉属之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

  • 蒙古理事官

    官名。清代热河都统衙门内原有理藩院所派司员、笔帖式,分在八沟、塔子沟、三座塔、乌兰哈达四处征税,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均改为蒙古理事官,仍隶属于热河都统。

  • 殿丞

    宋朝殿中丞简称。

  • 道尹

    官名。民国三年袁世凯统治时期设置,隶属巡按使(后称省长),为一道的行政长官。袁世凯把一省分为数道,其长官称道尹(原先称观察使),管理本道所辖各县的行政事务。不久即废。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三年(公元19

  • 抚标中军参将

    官名。明朝和清朝都设巡抚和参将,凡是为巡抚统理营务的参将,称抚标中军参将。参看“参将”条。

  • 文班牙署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文班司。始置于辽太宗会同元年 (938) 。

  • 唱第

    见“唱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