掖庭绫匠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,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少府监置一百五十人,为在掖庭织绫的工匠。
官名。金司天台内部机构有测验科,司其事者员额八人。元司天台沿置,设管勾二人。
官署名。金沿宋弘文馆之制置,掌校译经史。设官有知院,从五品;同知宏文院事,从六品;校理,正八品。
监狱名,属少府。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昆台。有令、丞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。
官名。西汉置于长安西市,属京兆尹。主管市政。新莽以长安为常安,东市称京,西市称畿。西市令为五均司市师。西汉秩比千石,东汉为六百石。官名,西汉置,掌市政及市场贸易,属京兆尹,西汉秩比千石,东汉六百石。参
官名。清国史馆置,员额一人,掌总校满文之事。
官名。北齐置,为左龙署长官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隋代设置, 属于武类科目。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诏举。参见“制科”。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掌殿中侍卫,地位甚重要。《三国志·楼玄传》: “(孙皓)遂用(大司农楼)玄为宫下镇,禁中候,主殿中事。玄从九卿持刀侍卫,正身率众,奉法而行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掌殿中侍卫。《三国志·吴书
官名。宋徽宗崇宁二年(1103)改选人官名,防御、团练、军事推官换为从事郎,从八品。元朝置为文散官四十二阶第三十八阶,从七品,敕授。文散官名。宋崇宁二年(公元1103年)改选人阶官第四阶为从事郎,秩从
三公之位的代称。古代鼎为立国之重器,三足,故用为三公的代称。司即职位、掌管。《后汉书·谢夷吾传》:“宜当拔擢,使登鼎司。”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司空曹操祖父腾……窃盗鼎司,倾覆重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