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提举国史

提举国史

官名。北宋前期,以宰相监修国史,其再次任职者则改称提举国史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,罢监修国史,以尚书左仆射提举修国史,左仆射阙,即差右仆射。南宋初因之。孝宗乾道元年(1165),命参知政事兼权。宁宗开禧三年(1207),以签书枢密院事兼。


官名。宋承唐制以宰相兼领修史之事,常以左相兼监修国史,右相兼提举国史。南宋时则左右相及执政均有提举国史的:绍兴三年(公元1133年)重修神宗、哲宗《实录》,以左仆射吕颐浩提举国史;乾道元年(公元1165年)以参政虞允文权提举国史;四年(公元1168年)以右仆射蒋芾提举《四朝国史》。隆兴元年(公元1163年)右相汤思退提举国史,因避其父名讳,改称提领国史。但这是临时改易,由他人任此职时仍称提举国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北路镇抚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兼掌西北诸部军民。

  • 学部左丞

    官名。清末学部之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三品。佐尚书、侍郎管理全部事宜,并分别各司事务,稽核五品以下各职员功过。

  • 比试

    宋朝武举考试名。又称较试。为武举最低一级考试,考经义与弓马。合格者赴发解、省试、殿试。

  • 礼部左丞

    官名。清末礼部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 置。左、右各一人,正三品,简任。佐尚书、侍郎奉行典礼,总核本部司员升转奏补,督理出入经费等。宣统三年(1911),礼部改典礼院,遂省。

  • 副军校尉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领兵大臣年迈有病,则任其子为之,协助处理军务。《三国志·吕范传》:“后范寝疾,拜(子吕据)为副军校尉,佐领军事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征伐或驻守,或佐主帅处理军务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

  • 积分法

    宋代实行三舍法时累积分数以考核成绩的一种方法。在三舍法中实行等第记分法,有所谓八分为优、六分为平、五分为否的规定。分数相差二三厘者,允许作整分计算,但不得过一名,且须报请批准。所谓八分与六分,指由累积

  • 中垒校尉

    官名。汉武帝初置。为北军八校尉之一,秩二千石,戌卫京师,兼任征伐,有丞、司马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载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,外掌西域,或谓“西域”当作“四城”。东汉省。官名,汉武帝置,掌北军垒门内,外掌

  • 伴书

    官名。明朝王府三伴之一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置,一人,从九品。与伴读、伴讲合为王府三伴。诸王待如宾师。成祖即位,革。

  • 临潢府路转运司

    参见“北京都转运司”。

  • 布政使

    官名。亦称“藩司”,或称“方伯”。明清各直省承宣布政使司之主官。掌一省之政令与财赋之事。明洪武九年(1376)设,一人,秩正二品。十四年增设左、右各一人。二十二年定秩从二品。宣德三年(1428)定十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