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文思院

文思院

官署名。五代后梁置,旋改乾文院。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复置,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及彩绘装钿等器物,设监官四人,以京朝官、诸司使副、内侍、三班使臣充任。神宗熙宁三年 (1070)定制,以文、武臣各一人为监官。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归少府监。南宋初,随少府监归隶工部,置提辖及监官。西夏置,职掌同北宋,以文思使为长官。金朝改置文思署。明朝复称文思院,属工部都水司,主管朝廷舆辇、册宝、法物和各种器服所需金银犀玉、金彩绘素等装饰品之制造和供应事宜,设大使、副使领其事。


唐代宫廷中工艺制造场名。不属少府监,以宦官为文思使。宋沿其制,以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。唐代文思院为内诸司之一,而宋代的文思院则属工部和少府监。到南宋,少府监并入文思院,分上下界,上界造作金银珠玉,下界造作铜铁竹木杂料。明代工部所属有文思院,设大使、副使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文恩院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三·工部》、《宋史·职官五·少府监》、《明史·职官四·工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善世

    官名。明清僧录司之官员。分掌天下释教之事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,一人,正六品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)定设一人,亦为正六品。循序升补左善世,缺出由右阐教升补。

  • 帽房

    宫廷作坊名。清置,属内务府广储司。掌制作冠帽,设领催三人,做帽女工二十人。

  • 会议政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中央政务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,改督办政务处设。次年併入内阁。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,研究奉旨交议事件,请旨裁夺。置政务大臣,无定额,由军机大臣、大学士兼充。参预政务大臣,各部尚书兼

  • 左卫领营将军

    官名。《资治通鉴·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(389)》: “左卫领营将军许营上疏。”胡三省注: “以左卫将军领营兵,是为左卫领营将军。”

  • 太祝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太祝令。

  • 册库

   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掌管大学士以下京堂开列请简各衙门题补各缺,查核截取保送翰林开坊,京外各官升转事项入册、销册等事。设经承、掌稿笔帖式以办理事务。

  • 登仕佐郎

    官名。金朝始置,为文散官,从九品以上。元朝沿置,改从八品,敕授。明朝为从九品,勅授。清朝为从九品封赠。官名。金元明清皆置,为文阶官。金为从九品,元为从八品,明清均为从九品。参看《金史·百官一·文官九品

  • 骁骑营

    清代八旗都统直属的军队。天聪八年(公元1634年)规定,行营马兵随固山额真(都统) 打仗, 称为阿礼哈超哈,其营称为阿礼哈超哈营,此即最早的骁骑营。顺治时定制:以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辖军队,其兵丁称为

  • 太子左司御率府

    官署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改太子左宗卫率府置,率一员、副率二员,掌东宫兵仗、仪卫之政令,置长史及录事、仓、兵、胄曹参军事,又有司阶、中候、司戈、执戟; 并领外府三。中宗神龙元年(705)又改为

  • 北王府郎君

    即“北 (大王) 院郎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