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朝请

朝请

①汉朝诸侯王列侯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的制度。春曰朝,秋曰请。文帝时,吴王濞曾诈病不朝请二十余年。外戚定期朝见皇帝和太后,也称朝请。景帝时,窦太后除窦婴门籍,不得入朝请,这是一种惩处。后代如晋朝等沿袭此制。亦泛指朝见、朝觐。宋朝规定,常参官每日上朝参见皇帝,六参官每五日一上朝参见皇帝,称为“朝觐”。②官名。汉代公卿高官年高德劭者,以列侯就第,特进奉朝请,因以为官名。魏晋南北朝沿置,或省称“朝请”③散官号。隋唐以来有“朝请大夫”、“朝请郎”等。


官名。即奉朝请。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“”,秋季朝见天子叫“请”。东汉罢省,三公、外戚、皇室、诸侯等老臣多以“奉朝请”的名义参加朝会。晋朝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、骑都尉为奉朝请。南朝为安置闲散官员,才成为正式官名。隋朝罢奉朝请,另置朝请郎、朝请大夫,作为文散官官号。历代相沿,直到元朝才废朝请郎,清朝废朝请大夫。唐朝的朝请大夫为从五品上,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·吏部郎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翰林待诏

    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元年(713)置,以张说、陆坚、张九龄等为之,掌四方表疏批答,应和文章。其后,以中书省务剧,文书多壅滞,乃选文学之士,号“翰林供奉”,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,开元二十六年(738)演

  • 僧会

    官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僧官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设于各县僧会司,县各一人,为僧会司长官。品秩未入流,设官不给禄,颁发度牒。掌领一县之僧人。清沿明制,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僧人充补,移咨吏部注册。清朝

  • 司徒

    官名。① 相传殷朝为辅政大臣之一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五官,曰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,典司五众。”郑玄注: “此亦殷时制也。”西周为三公之一。亦作“司土”。《盠方彝铭》:“用司六师王行,叁

  • 漕仓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末度支部漕仓司主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。三人,正五品,奏补。掌理本司事务。

  • 侍右郎官

    宋朝侍郎右选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
  • 度支中郎

    公府僚属名。《宋书·百官上》:“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,置从事中郎,无定员,分掌诸曹,有录事中郎、度支中郎、三兵中郎。”参见“从事中郎”。官名。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,置度支中郎,掌财政收支之事。

  • 左奉裕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太子左内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内率府。

  • 充华

    官名。西晋武帝置为后宫九嫔之一,位视九卿。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 (467)定制,置为五职之一,班亚九嫔。南齐复列为九嫔。梁亦置。陈又列为五职。北魏孝文帝置为内官六嫔之一。隋炀帝再置为九嫔之一,正二品。内

  • 通本

    文书名。清朝“题本”之一,与“部本”对称。清制,外省官员之题本均先送交通政使司,经稽核其程限、规制后,再送达内阁,俗称“通本”。参见“部本”。

  • 中都官狱

    汉朝京师诸官府所设监狱统称。监狱名,西汉京都各官狱的泛称,其官有令长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