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盛京将军

盛京将军

官名。全称“镇守盛京等处将军”。清朝盛京驻防八旗之最高长官。顺治元年 (1644)设留守大臣一人,驻盛京。三年 (1646) 改称昂邦章京,康熙元年 (1662) 改称镇守辽东等处将军,四年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。乾隆元年 (1736) 改今名。统辖驻防旗营之军政事务,综制文武、镇守封疆。将军衙门设主事一人,笔帖式十一人,分办所属事务。所辖有副都统四人,副都统衔总管一人,城守卫八人以及协领、防守卫、佐领、防御、骁骑校等武职,分辖驻防旗营各项事务。光绪二年 (1876) 兼管盛京兵、刑二部及奉天府府尹事务,以兵部尚书、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行总督事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改设东三省总督,遂裁。


将军名,又称盛京驻防将军,清置。镇守盛京(今沈阳市)。初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;顺治三年,改昂邦章京。康熙元年徙辽东,号辽东将军。乾隆十二年,移驻盛京。光绪三十三年省,归东三省总督兼摄。其官有副都统(旧为梅勒章京)、城守尉、协领、防守尉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四·各省驻防将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封疆大臣

    指明清时代的总督或巡抚。参看“封疆”条。

  • 第三领民酋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唐朝人修史时,因避讳改称“第三领人酋长”。授予依附北魏政权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,未被列为中央政权的正式官职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,皆未载此职品阶。北魏末期

  • 职方侍郎

    官名。隋朝尚书省兵部职方司长官,置二员,初为正六品上,文帝开皇三年(583)加为从五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职方郎。官名。隋初有此官,掌地图等。参看“职方郎”条。

  • 河南部

    官 署名。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。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原民部、度支部、金部、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,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。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二人,领河南布政司户口、钱粮等事。下分设四科

  • 制造库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工部所属制造库之主官。掌库事。乾隆十九年(1754)设,满洲二人,汉一人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裁。官名。清置,属工部,为制造库长官。掌银、镀、皮、绣、甲的制造等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工部

  • 九品中正制

  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选拔制度。起源于东汉时代按品级评定人物的做法。班固在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中把人物分为从上上到下下九等,将其所举的古今人物,分别填入这九等表中。东汉时选拔官员实行乡闾评议,其时清议名士的

  • 吏士

    官名。战国置。掌文书的小吏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:“城上十人,一什长,属一吏士”。1、将帅下的军官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不明,申令不熟,将之罪也;既已明而不如法者,吏士之罪也……遂斩队长二人以循

  • 任命人员考试

    选拔公务员的考试。国民党政府规定,任命人员指政务官以外的公务员,其考试分普通考试、高等考试和特种考试三项。普通考试和高等考试的区别,一方面是以教育程度为根据,一方面是以任用等级为依归,是与教育制度和文

  • 阐教

    历见“左阐教”。“右阐教”

  • 无上大将军

    东汉时涿郡太守张丰自称无上大将军。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时涿郡太守张丰执使者举兵反,自称无上大将军,与彭宠连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