稽察宗人府衙门
即“稽察宗室御史处”。
即“稽察宗室御史处”。
散官名号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以授正六品内官。
官名。战国秦置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政务的长官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 “及臣邦君长所置为后太子”。
官署名。北洋政府军政府时期设置,原为军事部的航空署,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,改为航空司,隶属于军政部的军政署。参见“军政署”。
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末孙权置,以潘濬任此职,领兵。见《三国志·潘濬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置,领兵驻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潘濬传》:“孙权杀关羽,并荆土,拜濬辅军中郎将,授以兵。”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田正下大夫弭妖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郡门下吏名。汉始置于郡国,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五》说:郡府“正门有亭长一人。”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记孙堪为县令,“谒府趋步迟缓,门亭长谴堪御吏。”可见门亭长职主守门纠仪。其下有门卒,见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。晋
官名。唐朝太常寺汾祠署长官,置一员,从七品下,掌神祀、享祭、洒扫之制。
清朝兵部车驾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二人。
官名。西汉置石库令及丞,为将作大匠的属官,主管石料的保管和加工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