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东汉始置,隶御史中丞。掌书奏及印工文书,兼校定宫廷藏书文字,秩六百石。班固曾任其官,受诏撰史。魏、晋、南朝沿置,掌监察刑狱文书,班次侍御史。魏、晋、宋六品。《隋书·刑法志》: (南朝陈)“御史中
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监军六十人,官阶为职同旅帅,掌护卫监军。
明清中央各部郎中、员外郎之统称。
汉魏时东方少数民族“韩濊”诸国“信鬼神,国邑各立一人主祭天神,名之天君”。见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。
官名,属郎中令,掌议论得失。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大司空宋弘荐谭,拜议郎给事中。”
1、公家、国家、朝廷。唐朝白居易《喜罢郡》诗:“自此光阴为己有,从前日月属官家。”2、指皇帝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“官家难称,吾欲行冒顿之事,卿从我乎?”3、对官吏的尊称。《太平御览·裴氏语林》:
道官名。元置,见“县威仪司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山虞置,掌山林之禁令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下设山虞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司封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,天子的辅佐大臣,因站在天子的右边,故称右拂。与左辅对称。拂,通弼,辅助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