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举
宋朝举人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又称请解。即举人向州、府或转运司、国子监、太学等投纳家状,申请应举。获准后,方许参加解试。
科举制度中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唐制是由应试士子带着身份、履历证书至所在县申请应举,县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参加府州的解试。宋代沿袭唐制,由应举者向府州或转运司、国子监、太学等投送家状,申请应举。请举获准,方可参加考试。
宋朝举人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又称请解。即举人向州、府或转运司、国子监、太学等投纳家状,申请应举。获准后,方许参加解试。
科举制度中参加解试的一种手续。唐制是由应试士子带着身份、履历证书至所在县申请应举,县试合格后即可申请参加府州的解试。宋代沿袭唐制,由应举者向府州或转运司、国子监、太学等投送家状,申请应举。请举获准,方可参加考试。
官名。渤海国大农寺长官。
见“仓科”。
官名。元朝太史院置,五人,正八品,佐保章正观测记录星象变异,占定其吉凶之事。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前曾沿置于太史监。吴元年(1367)改太史监为太史院,仍置,秩从八品,职掌依旧。洪武元年(1368)罢。
爵名。南朝宋“伯”爵等级之一,不食封。见《南齐书·沈文季传》。
官名。渤海国官,置一人,居左右平章事下,比唐朝尚书仆射。
官名。吐蕃官,即副相,置一人,亦号小论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大鸿胪副贰、协掌典礼司仪、爵位封授削除等事务。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(499)定为四品上。
见“缮珍司”。官署名。元置,秩正三品,属徽政院。延祐六年(公元1319年)升缮珍司置,次年复为缮珍司,详见该条。
官名。辽置,见“钱帛司”。
官文书名。宋朝皇帝遣使慰问群臣、进贡使者,或有所赐与,由翰林学土撰“口宣”。采用四六句文体,文首多云“有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