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谥法

谥法

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朝廷给予谥号的规则,始于周朝,相传有周公谥法、春秋谥法等。秦朝废,汉朝复用,历代因袭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: “太古有号毋谥,中古有号,死而以行为谥。如此,则子议父,臣议君也。甚无谓。朕弗取焉。自今已来除谥法”。《容斋续笔·谥法》: “自 (周) 文王武王以来始有谥。周之政尚文,斯可验矣。如尧、舜、禹、汤,皆名,皇甫谧之徒附会为说;至于桀、纣,亦表以四字,皆非也。周王谥以一字,至威烈、贞定益以两。而卫武公曰‘懿圣武公’,见于《楚语》;孔文子曰‘贞惠文子’,见于《檀弓》; 各三字。意当时尚多有之。唐诸帝谥经三次加册,由高祖至明皇,皆七字,其后多少不齐。代宗以四字,肃、顺、宪以九字,余以五字,唯宣宗独十八字,曰 ‘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道大考。国朝祖宗谥十六字,唯神宗二十字,曰礼元显道法古,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考。盖祭京所定也。”


天子将相死后,根据其生前事迹,评定一个称号,叫“谥法”。帝王之谥,有礼官议上;臣下之谥,由朝廷赐予。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维周公旦、太公望开嗣王业,建功于牧之野,终将葬,乃制谥,遂叙谥法。谥者,行之迹也;号者,功之表也;车服者,位子章也。是以大行受大名,细行受细名,行出于己,名生于人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委署主事

    官名。清朝职官之一种。即尚未实授之主事。设于礼部铸印局、钦奉上谕事件处、侍卫处及内务府各司处等机构,均有额定人数。一般以笔帖式委署,由各衙门长官派委。任满可升主事。

  • 赞军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以鲁肃为之,参赞军谋,助画方略。见《三国志·鲁肃传》。官名,东汉末年孙权置,掌参赞军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鲁肃传》:“遂任瑜以行事,以肃为赞军校尉。”

  • 方者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
  • 閤下令史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为公府的属官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说:“閤下令史,主閤下威仪事。”

  • 中央医院

    卫生署所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理疾病之治疗预防以及医务人员的实地训练等事项。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十月三十日内政部修正公布的《中央医院章程》规定,本院置内、外、妇产、小儿、眼、耳鼻咽喉、

  • 蕃国

    蕃国,也写作藩国。蕃,通藩。1、京畿以外之国,即诸侯国。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木路,前樊鹄缨,建大麾,以田,以封蕃国。”疏:“按司马职要服巳内为九州,其外更有三服夷镇蕃。”2、诸侯王的封国。《史记·

  • 主管书写机宜文字

    官名。宋朝都督、宣抚使、招讨使、镇抚使之属官,掌起草机密文书,多由本司长官奏辟。军事幕职名。宋置,为都督、宣抚使、招讨使、经略安抚使、总管、钤辖、宣谕使、镇抚使等所属,掌书写机密文书。

  • 铸印局

    官署名。掌铸印信之机构。元朝始设,明、清沿之,均隶礼部。元世祖至元五年(1268)置,掌刻印销印之事,秩正八品。设大使一员领其事,下设副使、直长各一员。明朝设大使一人,副使二人,万历九年(1581)革

  • 著帐郎君节度使

    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著帐郎君院长官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著帐郎君院”。

  • 典牧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典牧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