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歌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贵妃

贵妃

妃嫔封号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始置,位比相国。与贵嫔、贵人合为三夫人。后世多沿其名,然位之尊卑不同。齐初不设,至武帝永明(483—493) 中复置。陈亦设。均为三夫人之一。隋炀帝因置,与淑妃、德妃合为三夫人,正一品。唐朝与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为夫人,位仅次于皇后,正一品。掌佐皇后论妇礼,于内无所不统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中不置,后复。宋承唐制,位皇后之下,正一品。金朝位元妃之下,淑妃之上,亦正一品。明朝属妃嫔之最高封号,位仅次于皇后。洪武三年(1370)册孙氏为贵妃,授册,无宝。至宣宗立孙贵妃,始赐金宝。宪宗封万贵妃,加称皇贵妃。后万历妃郑氏、崇祯妃田氏,亦称皇贵妃,以示其尊。清康熙(1662—1722)时定后官名位,贵妃列皇贵妃之下,妃之上。册封赐金册、金宝,出入用仪仗,使用宫女八人。


女官名。南朝刘宋孝武帝置,正一品,位比相国,次于皇后。《宋书·后妃传序》:“孝建三年,省夫人、修华、修容;置贵妃,位比相国;进贵嫔,位比丞相;贵人位比三司,以为三夫人。”其后,历代多沿置,至清末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将作少府丞

    官名,汉置,为将作少府之副,佐其掌修作宗庙、路寝、宫室、陵园等。西汉有两丞,东汉改为一丞,俸六百石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将作少府》。官名。为秦代将作少府的副职,汉景帝时改称“将作大匠丞”,见该条。

  • 中军四面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末置。孝武帝欲讨高欢,以太傅,录尚书事长孙稚为此职,统率中军,其下设有中军北面大都督等。见《魏书·出帝平阳王纪》、《周书·念贤传》。

  • 掌醢署平科经承

    吏员名。清置,见“掌醢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
  • 同州总副监

    官名。隋朝同州总监次官,置一员,视从六品。

  • 良酝署酒局经承

    吏员名。清置,见“良酝署正、署丞”。

  • 典命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诸侯群臣封迁爵秩命数等级之文书。《周礼·春官》:“典命,中士二人,府二人,史二人,胥一人,徒十人”,“掌诸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。”官名。周朝设此官,掌管诸侯公

  • 虎贲史

    官名,汉置,属虎贲中郎将,助中郎将掌虎贲郎值班宿卫。《后汉书·光武十王列传·广陵思王荆》:“间梁松敕虎贲史曰:吏以便宜见非,句有所拘,封侯难再得也。”

  • 郎卫

    以诸郎组成的宫殿宿卫组织。秦时宫殿宿卫, 除卫尉所领的南军之外,又有殿中诸郎,其首领称郎中令,汉代改称光禄勋。郎卫与南军卫士的分工是:郎卫掌宫内的诸宫殿门户,南军卫士则掌管宫门的屯卫及宫中的徼巡。此外

  • 政治会议

   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《临时约法》的非法议会之一。其前身为行政会议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九月,熊希龄内阁组成后,秉承袁世凯的意旨,拟用废省的办法来扩大中央集权,十一月五日特电各省派员来京参加地方行政会

  • 太子右奉裕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太子右内率府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名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右内率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