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北魏宣武帝征蜀时置,权任甚重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 “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、平蜀大都督,步骑十万西伐。”
乡吏名。汉代居延边塞,里有门亭,设门亭长,掌守护里门,监视出入。
精明强干的官吏。《晋书·张载传》:“汉(高)祖泗上之健吏,光武舂陵之使客耳。”
官名,即译使,汉置,掌翻译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“(永元)六年春正月,永昌徼外夷遣使译献犀牛、大象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东夷传》:“评曰……魏世匈奴遂衰,更有乌丸、鲜卑、爰及东夷,使译时通,记述随事。”
官名,汉置,为公府辞曹副长官,佐辞曹掾掌辞讼事。参看“辞曹”条。
官名。南朝设。掌皇帝仪卫。一般以直阁将军担任。
官名。① 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曹操置,三国魏沿置。曹操将入居塞内的南匈奴分为左、右、南、北、中五部,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,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。三国魏末改名左部都尉。一说西晋武帝太康(280
官名。明朝辽东煎盐提举司之长官。掌辽东食盐之生产、销售事。正七品。
满语官名。意为“箭主”。满族早期出兵或狩猎时按族党村寨结队,每人出箭一支,每十人立一长,称“牛录额真”。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 (1601) 将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,设牛录额真统之,始为正式官名
清朝漕运总督别称。